人再就业不说,还能解决不少劳动力,关键是能带动嘉和市的繁荣。”
张扬指尖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目光透过窗户落在远处的街道上,夜色里零星的商铺灯光,让他脑海里的夜市蓝图愈发清晰:“你看咱们昨晚去的小巷夜市,不过二十多家摊位,却能吸引那么多人。
要是搞个大型夜市,规划上百个摊位,涵盖小吃、零售、娱乐,带动的效益可不止一点半点。”
江涵韵坐直身体,眼里也泛起光亮:“我之前在魔都去过城隍庙夜市,节假日一天能有上万人流量,周边的餐馆、酒店都跟着受益。
嘉和要是有这样的夜市,不仅能让老百姓有地方消遣,还能拉动消费。”
“不止消费。”张扬拿起桌上的笔,在便签纸上画起框架:“首先是就业,一个摊位至少能解决1到2个人的就业,一百个摊位就是两百个岗位,这还不算夜市管理、保洁、安保这些配套岗位。
这会让嘉和市那些留守妇女、返乡青年,都能在家门口找到活干,不用再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
他顿了顿,笔尖落在“消费链”三个字上:“其次是消费链延伸。
夜市火了,周边的公交、出租车生意会好起来;老百姓逛完夜市,可能会顺便去旁边的超市买东西,去水果店买水果;要是夜市有特色,还能吸引周边县区的人来嘉和,带动住宿、餐饮消费,形成‘夜经济’闭环。”
江涵韵拿起便签纸,看着上面的框架,补充道:“还能带动本土特色产品销售。
比如沧澜河的银鱼干、老作坊的香油、临县的手工编织品,这些东西在超市里卖不动,放在夜市摊位上,配上摊主的现场讲解,反而能吸引游客购买,帮老百姓打开销路。”
之前江涵韵不懂这些,可自从经商后,她的见识在增长,自然也懂经济。
不懂经济,怎么经商?
“你说的这点很关键。”张扬点头,语气更笃定:“之前咱们去老城区,看到不少手艺人守着老手艺没饭吃,夜市正好能给他们提供平台。
比如做糖画的、捏面人的、编竹篮的,这些非遗手艺既能成为夜市的特色,又能让手艺人靠手艺赚钱,传承文化的同时还能创造经济价值。”
他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的街道:“还有城市形象提升。
现在年轻人旅游,不只是看景点,更在意城市的烟火气。
一个有特色的夜市,能成为嘉和的‘名片’,就像西安的回民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