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还是财政部的正处级干部,这份香火情也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没必要因为一时的“话语权”,把关系搞僵。
散会后,赵德山特意把李阳请到自己办公室,从书柜里拿出一本厚厚的《安梁县县域经济规划》,递了过去:“这是去年请省规划院做的,里面详细记录了咱们县的产业现状、资源分布,你先看看,对县里情况能多些了解。”
李阳接过规划,目光扫过封面的烫金字:“谢谢赵书记,我回去好好研究。对了,下午我想再去趟石桥镇,那里的村道问题最突出,想跟村干部、老百姓再聊聊,听听他们的具体需求。”
“应该的,深入基层才能摸清实情。”赵德山叫来县委办主任:“让司机送李县长去石桥镇,再通知镇里,不用搞迎接,就跟平时调研一样,让老百姓敢说真话。”
看着李阳的身影消失在楼梯口,县委办主任凑过来:“赵书记,这李县长看着不像来混日子的,一上来就抓这么实的工作,会不会打乱咱们之前的节奏?”
赵德山靠在椅背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打乱节奏怕什么?只要能给安梁县办实事,能争取到资金,节奏乱了再调回来就是。
你没看出来?
李阳是干实事的料,而且他背后的资源,是咱们求都求不来的。
跟他处好关系,对安梁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他想起上个月去省里开会,省发改委的同志私下跟他说:“有财政部的人去你们县挂职,是好事,多跟人家走动,争取把你们县的项目纳入部委的扶持清单。”
那时他还没当回事,现在见了李阳,才真正明白这话的分量。
下午的石桥镇,阳光有些刺眼。
李阳踩着土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村民王老汉家。
院子里堆着刚收的玉米,王老汉正坐在门槛上编竹筐,看到穿着衬衫的李阳,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局促地擦了擦手:“您是……县里来的领导?”
“我是李阳,刚到县里工作。”李阳在王老汉旁边的小板凳上坐下,接过老人递来的粗瓷碗,喝了口凉白开:“听说下雨天村里的路不好走,我来看看。”
王老汉叹了口气:“可不是嘛!上个月我孙子发烧,下雨路滑,三轮车开不出去,只能背着去镇上医院,走了两个多小时,差点耽误了病情。要是路能修通,咱们老百姓能少遭不少罪。”
李阳把老人的话记在笔记本上,又问了修路的具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