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跟高中时那个刷题到半夜、会偷偷在宿舍吃泡面的少年重叠,又截然不同。
“算你有点良心。”李阳放下纸张,端起汽水跟张扬碰了碰:“不过,我可不会谢谢你。等路修好了,配件厂投产了,我要让安梁县的GDP超过临县,到时候你可得来给我庆功。”
“没问题。”张扬笑了:“庆功宴就设在这夜市,让你尝尝嘉和的特色,再给你介绍几个投资商,把安梁县的竹编、剪纸都做成产业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两人正聊着,旁边传来争执声。
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正跟烤串摊主理论:“你这烤串怎么这么贵?别的地方都卖两块,你卖三块,是不是趁机抬价?”
摊主是个黝黑的小伙子,手里还拿着烤串签子,脸涨得通红:“这位老板,我这肉都是当天现买的,品质不一样,而且夜市统一规定不能乱涨价,不信你看那边的价目表。”
男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公告栏上贴着统一价目表,烤串确实标价三元,下面还印着投诉电话。
他愣了愣,脸色有些尴尬,嘟囔着“不好意思”,转身就要走。
“等等。”张扬开口:“兄弟,尝尝再走。他这烤串确实不错,用的是本地散养的羊肉,没有添加剂,贵一块钱值得。”
男人犹豫了一下,还是坐下了。
摊主感激地看了张扬一眼,又烤了两串递过去。
李阳看着这一幕,心里忽然明白,张扬搞的不是普通夜市。
这里的规矩、规划,甚至每个细节,都藏着他对嘉和的盘算。
“你这夜市,不只是为了热闹吧?”李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