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多地少,农活也不多。
“有,青娃子开春也想出去呢。只是没找到合适的地方。”
青娃子是刘卫东的儿子刘晓青,比曾思涛小一点,十七八岁了。
“青娃子没读书了吗?“
“初中毕业就没读书了,他自己不愿意,那像他妹妹。”
“哦.....”
曾思涛想起刘芸那里,有机会问问她那里差不差人手。青娃子从小也跟着他爷爷练过武术,去了可以照应刘芸。刘晓青在一边有些扭捏。
“怎么啦,不愿意?”曾思涛有些意外。
“你这个没出息的家伙,就想着你媳『妇』。”刘卫东笑骂道。
农村的人很早就定亲了,说媳『妇』,其实也只是定亲了,很多还不一定已经结婚。
“两个人啊?我问问吧。”
曾思涛是担心两个年轻人在一起,怕他们奉子成婚了。
“这路实在是不方便,怎么不想办法把公路修通?”
“国家不出钱,农民那里有钱修?现在的提留很多。老百姓负担重,谁愿意出钱啊?”
“哦,修到村里大概要多少钱?”
“国家要是能够拨点钱买炸『药』工具什么的,我们出工,也就成了。大概也得要个一两万吧。”
“恩,国家现在没那么多钱,还考虑不到村级公路上来,这事我慢慢想办法,着急也是不行的,我要是把钱弄下来了,您得负责把路修起来。”
“只要有钱,乡里的领导肯定支持,沿线的几个村都没问题。”
“恩,这事到时候还是要『政府』协调才成。修路总是要占地,还有有些能得到修路的好处,有些得不到,可能看法都不一样。”
“恩。涛娃子啊,这读了书,当干部的就是不一样。一套一套的呢。你要是把修路的事情整成了,八里三乡的老百姓可都会竖起大拇指呢。”
曾思涛和刘启宝说话,刘卫东在一边听着,那个给曾思涛煮荷包蛋的女孩子,一直专心致志的听着,见曾思涛看她,忙羞涩的低下头,这些年曾思涛一直在外面读书,想不起这叫琼的女孩是谁,可又不好问。
“什么一套一套的,我就是耍嘴皮子,我现在在乡里当副书记,晓得在农村工作的难处。”
“啧啧,小花,你得好好读书。毕业了考个好学校,将来也找个好单位。”
小花?曾思涛一下想了起来,是刘卫东的女儿,差点笑了出来,忙低头。曾思涛都不记得她大名,小时候生产队的小孩都经常『乱』叫,小花儿,小花儿,气得她老哭鼻子。曾思涛已经五六年没见过她了,女大十八变,曾思涛完全人不出来了。
“爷爷!”小花很不高兴的叫了声,涨红了脸,背过身。小姑娘长大了,有自尊心了,叫小名太不好意思了。
“琼,爷爷不是故意的,爷爷一高兴就叫错了。”
曾思涛想了半天才想起她大名——刘晓琼,刘卫东有些惋惜的说她去年考试没发挥好,只差几分就上中专线,现在在县中读书。曾思涛有些大包大揽的说,她要是考上了大学,学费生活费他包了。
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