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工业园区就在码头边上不远,主要也是考虑到运输方便,和市里的开发区比起来规模要小不少,曾思涛认为叫做中小企业工业园更合适,不过区里的人觉得叫工业园比较有气势一些。
工业园区最后的落脚点在招商引资上,要想成功的招商引资,除了优惠政策之外,还要尽快改善投资环境,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解决企业融资难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曾思涛对于这些都做了很详细的说明,特别强调『政府』部门的作风必须要改变,不管是本地企业也好,外来企业也好,大力扶持私营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不但是管理者更是企业的服务者,吃卡拿要的风气必须坚决的纠正,要切实改变作风,要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然就是引进资金或企业来恐怕也难以留住。
曾思涛提议『政府』这边要和区委那边协调,切实整顿各部门的作风,二是区里要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和区长挂帅。
葛玉书倒是被曾思涛搞得有些发愣,区里不是对招商引资工作不重视,就是市里除了曾思涛拉来个华泰房地产,市里都还没有一家外来资金的工业企业,成立一个领导小组有什么用?
“现在我们这样的内陆城市,招商引资的难度比较大,加强一下领导是必要的,但是招商引资的方向在那里,从哪里招?从哪里引?这件事情大家要群策群力,三个诸葛亮顶个臭皮匠嘛。”葛玉书不置可否的说道。
“玉书区长说得很对,发展经济是一个全局『性』的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关于从哪里招,那里引的问题,可以发动群众,比如有海外关系的,要动员海外的亲戚朋友回家乡支持家乡的建设,省里其他地方要沿江而下的运输成本比较高的,可以在这里设点生产,一来可以节约运输成本,二来也可以拓展省外市场,这是我们的重点,我这里倒是联系到了一些企业,但是如果很多东西没有改善,人家来考察了,吓跑了就可惜了。”
曾思涛表示可以去找到企业来考察,这就是曾思涛的杀手锏。龙江还是有地理优势的,不过要想从其他地方拉人来投资,难度也是比较大,就是整个四河,外资都很少很少,毕竟外向型企业谁也不会跑到这里来。
曾思涛也留下了很大的回旋余地,他可以去拉企业来考察,人家拿着钱,想拉去他们去投资的地方多了去了,不表现出诚意来,人家凭什么非要投入到你龙江?那人家不投到龙江就是投资环境的问题了。
葛玉书一听曾思涛能拉回企业来考察,顿时喜出望外,现在都是经济挂帅,曾思涛要是能拉回投资者来,对他这个区长来说也是很好的一笔,曾思涛给他先请示汇报,这是给他送政绩来了,有机会能拿到政绩谁会拱手往外送?
曾思涛抛出这样的甜头,曾思涛估计可以让廖喜峰和葛玉书欣然接受,他也能顺利的开展工作,虽然成绩会被廖喜峰和葛玉书瓜分,只是好处领导占大头,这是潜规则,这样的事情想吃独食往往下场都不怎么样,至于他曾思涛的功劳,难道王玉生会少了他的?
至于其他人,估计就有人会对他提出的这些有些不满意了,毕竟整顿吃卡拿要,会影响到很多部门很多人的现实的实际利益。不过曾思涛也没必要理会那些人,这事葛玉书就在会上拍板定了下来,然后提到办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