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调到了工业局,张大斌的事情曾思涛还是和廖喜峰沟通了一下的,廖喜峰还开玩笑的说他出尔反尔,哪有拿出手的东西又收回去的?曾思涛当时就笑了:张大斌是人,不是东西。这话有点玩笑了,两个人都忍不住笑了,曾思涛笑着说,不过就是帮书记多培养两年,廖喜峰点点头,曾思涛知道山和镇的书记位置还是很重要,让他的人上去,估计廖喜峰也肉痛,给了他,廖喜峰心里也不痛快,还不如主动退一步,他这么识趣,知道进退,看廖喜峰的表情他知道廖喜峰心里还是很满意的,他就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不能让廖喜峰觉得他是一个得志便猖狂的人。
这次人事调整,廖喜峰的意图就是要有改革精神和能发展经济的人能上位,而葛玉书重要的部门和岗位调离,葛玉书“受伤”很重,这也把葛玉书刺激了,葛玉书也开始大会小会的强调要发展经济,频频高调的在各种场合讲话,甚至还找来了一个“外商”来洽谈投资的事情。挺了解底细的人讲,“外商”是他和朱云松当年一起的造反派难兄难弟,后来偷渡出国,在国外不知道怎么发了一笔小财,衣锦还乡,一副暴发户的味道,虽然和葛玉书是熟人,不过这“外商”的投资条件也很苛刻,说什么为了保证他的资金安全,要区『政府』出资和他一起办公司,区『政府』哪有资格出资办公司?这事上常委会上肯定通不过,葛玉书就绕过常委会在『政府』办公会议上通过了。由区『政府』向银行贷款,组建一个合资公司。这事曾思涛明知道不妥,但是作为龙江改革事业旗帜『性』的人物,他也不便反对,他以『政府』直接投资不符合有关政策,但是考虑到要发展龙江的经济可以适当的变通,所以他投了弃权票。曾思涛冷冷的一笑,这样的不符合规矩的做法,风险很大,不出事屁事没有,一出事,很有可能让葛玉书吃不了兜着走。
作为庆东成功引进第一家“外资企业”的葛玉书也受到了市委宣传部的部长姚晓燕的特殊关照,庆东的报纸,电视台灯媒体都翻来覆去的报道,姚晓燕还通过她的关系,把这事作为庆东的典型在省报和省电视台做了专题报道,葛玉书一时在庆东风头甚劲,差点就盖过书记和市长了。
曾思涛听着窗外那蝉不停的呱噪,觉得现在风头正劲的葛玉书实在是像极了外面那呱噪的玩意,想着想着,嘴角不由『露』出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