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王玉林讲了讲,话虽然有些中规中矩,但是还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了。曾思涛点点头说道:
“从政,是个人报效国家、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径,是许多人向往和追求的职业。但是,政治不仅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它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从政是需要一些前提条件的。不仅要有政治『操』守,要有管理能力和从政技巧,同时,机遇也不可或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像你我这些人都拥有了很不错的机遇。如果是仅仅具有政治『操』守,却没有应有的从政技巧和领导艺术,那么,即使你再有忧国忧民之心,也很难驾驭复杂的政治局面,更谈不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了。这样的人只能算是一介书生。只有从政技巧而没有政治『操』守,对社会,对国家往往容易成为『奸』臣之类的人,最多只能算做政客。既有政治『操』守,又有政治智慧,机遇也好,这样的人才有可能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古今中外,杰出的政治家,都是既有伟大的政治抱负,又有高度的政治智慧。”
曾思涛看了一眼王玉林说道:“比如把握好时机,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轻重缓急,先后次序,等等,这都是一门极高的学问,这样的东西就需要极高的智慧,还有比如决断的时候,切忌决策时优柔寡断。对此,理论界有个说法,叫‘布里丹选择’。说的是一头驴,到山上去吃草。草长得这一块那一块的。这块颜『色』好一些,那块味好一些,最后驴不知吃哪块好,竟饿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领导者,遇事不能优柔寡断,要权衡利弊,该决策时就要决策。不然,就会贻误时机,影响工作。”
曾思涛想了一下继续说道:“大家常说,好人不一定能做好官,但好官一定是好人。这句话很有道理。做官先做人。做人是做官的基础,做官是做人的升华,做人一生一世,做官一时一地;做人,宁可一生不仕;做官,不可一日无德。先做人,后做官;宁丢官,勿丢人。在官德修养中,**总是大忌。太多、太盛、太强的**,如步步高升的当官欲、独霸一方的权力欲、我行我素的控制欲、铜臭熏心的金钱欲、欺世盗名的名利欲、毫无止境的占有欲、花天酒地的享受欲等等,如同阴森森、深幽幽、恶狠狠的‘黑洞’,吞噬了多少官员鲜活的生命。从功臣到罪犯只有一步之遥;从公仆到贪官只有一念之差。泥地上行路,最初人们总是小心翼翼;但当弄脏了一只脚后,就不会去竭力维护另一只脚的干净。因此,为官从政,贵在‘慎初’。唐代政治家陆贽在《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中写到:‘夫小者大之渐,微者著之萌,故君子慎初,圣人存戒。’
曾思涛微微抬起头,看了一眼窗外,似乎是自言自语一般:“每一个贪官的诞生,总会有一个开始。如年庚文,他从一个潦倒的农村少年成长为一名在政治上大有作为的副市长,年庚文从辉煌中走来,如果不是因为**问题被绳之以法,也许年庚文在事业上会走得更远。但是现实中并没有那么多“如果”,私心私欲随着权力的增长而不断膨胀,悄然腐蚀了年庚文的灵魂。从收第一笔贿赂开始,由小到大,由少到多,接受的钱财也不断地积累,以致达到一个庞大数字。你的同行,号称某省的第一秘“二书记”第一次收礼,仅仅是一条中华牌香烟和一把刮胡刀。他在狱中反思自己坠落过程时也曾深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