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7 年烧的陶瓮,手札里记着每代人的传承记录,从清朝到现在,哪轮得到启星抢!”
林薇赶紧翻开手札,里面不仅有艾草护苗、槐根净水的法子,还有历代传承人的签名和日期,最后一页是婆婆年轻时的签名,旁边盖着当年公社的公章。“还有这个!” 婆婆从陶瓮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枚铜印,印文是 “李氏传统陶土手作”,“这是太爷爷传下来的,当年给宫里烧过陶,官府都认!”
半小时后,基地的非遗展示区挤满了人。婆婆的老邻居、学员的家人,甚至刚要签启星协议的联盟成员,都围着老陶瓮和手札。“林总,咱们信你!” 山西染坊的老板举着手札复印件,“这就是铁证!启星想抢非遗,没那么容易!”
婆婆坐在老陶瓮旁,教大家认传承印记:“按手札里说的,每代人的陶瓮都有不一样的纹,你太奶奶的是‘回字纹’,我的是‘太阳纹’,小糯米的是‘小陶片纹’,这就是传承!” 她的手被铜印的边缘划伤,血珠滴在手札上,小糯米赶紧找创可贴帮她贴上,还在创可贴画了个小陶瓮:“奶奶,陶瓮宝宝会保护你”。老人笑着把孩子抱起来,一起在新陶片上刻 “小陶片纹”,小糯米的小手握不住刻刀,婆婆就握着她的手一起刻,陶片上的纹路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子认真,孩子拍着手说 “这是咱们的传承印,启星偷不走!”
就在这时,一辆黑色轿车停在基地门口,启星非遗命名机构的技术员索菲亚从车上下来,手里抱着个 U 盘:“林总,我是索菲亚!这是启星篡改非遗申请材料的原始文件,还有他们买通评审的录音!” 她的手里攥着个小陶片,是她祖母用传统方法烧的,上面有和基地一样的 “太阳纹”,“我祖母说‘非遗是传承,不是商品’,我不能帮着启星偷传承!”
张远立刻用 U 盘里的文件研发 “假艾草灰检测试纸”,电脑旁的草莓味咖啡罐堆了 62 个,罐底沾着没冲开的粉末,他的眼睛红得像布满血丝,却一刻也不敢停 —— 试纸遇真艾草灰显深绿,遇假艾草灰显灰白,刚检测完净化网的艾草灰,就挑出了 40% 的假货。
小糯米的 “陶片传承印记” 也派上了用场。她把刻着 “小陶片纹” 的陶片贴在护苗水瓶上:“大家看,有这个印的是真护苗水,没有的是假的!” 欧盟种源核查官员拿着陶片,比对老陶瓮上的纹路,终于点了头:“这是真实传承,我们会帮你们向联合国非遗机构举证!” 小糯米的 “陶瓮证遗小视频” 在海外爆火,# 小糯米的陶瓮小课堂 话题登上&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