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啪 ——”
基地的炭窑里突然传出刺耳的碎裂声,刚放进窑的 300 斤枣核,烧出来竟全成了灰白色的碎末 —— 一捏就散,连最基础的炭吸附力都没有。张远抓着一把碎末冲进鉴土区,往柏果鉴土液里一撒,原本该显深褐的液体,瞬间变成浑浊的灰白,“是延时抑制剂发作了!启星在枣核里加了‘炭化阻断剂’,烧不出能用的炭粉!”
鉴土区的空气瞬间凝固。150 万套陶瓮的鉴土订单刚启动,现在连最基础的枣核炭都没了,欧盟质检官的传真已经发到:“24 小时内提供合格鉴土报告,否则汉堡港的 100 万套陶瓮直接销毁,剩余 50 万套取消订单,索赔 4000 万欧元!”
“启星又涨价了!” 王大姐举着手机哭出声,屏幕上是启星枣核基地的通知:“非合作品牌枣核价格涨至 30 倍,且仅限‘标准绑定客户’购买!” 她的手指发抖,“土耳其矿源也发来消息,启星断了他们的枣核供应,要他们逼咱们签协议,否则连矿土都停!”
展台外的记者已经围到了基地门口,摄像机镜头对着空炭窑和浑浊的鉴土液,# 中国非遗手作鉴土原料告急 话题 3 分钟破 260 亿播放。启星的 CEO 甚至带着 “智能质检仪” 跑到基地门口直播:“我早就说过,传统方法靠不住!现在签协议,我还能帮你们保住一半订单 —— 再等,就真没机会了!”
联盟群里的消息彻底垮了。山西染坊发了张 “启星标准绑定协议” 的照片,配文:“4000 万赔偿咱们砸锅卖铁也赔不起,签了至少能活”;河北竹编跟着转发,附了张启星的 “枣核供应单”:“30 倍价也得买,总比订单全毁强”;连一直跟着基地的摩洛哥艾草园都发来语音,带着哭腔:“启星断了我们的艾草供应,说不劝你们签协议,就永远不供货…… 我们真的没办法了。”
“没办法?签协议?” 婆婆突然从老衣柜的最底层,翻出个裹着蓝布的木盒,打开木盒,里面装着几十颗干缩的柿蒂,还有本封面写着 “柿蒂炭鉴土录” 的线装书 —— 纸页都泛着褐色,是比《枣核柏果鉴土录》更旧的版本,“这是你太奶奶 1863 年的手札!当年她在枣核绝收的灾年里,就是用柿蒂烧炭鉴土,比枣核炭还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