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二年三月初,大周都城镐京西郊外,冻土初消,地气蒸腾如烟,远望野田漠漠,有农人驱犊而耕,新翻的泥土黝黑发亮,与去岁衰黄的草梗交织成巨大的斑驳锦毯。
道旁杨柳才匀上薄绿,枝条犹带鹅黄,风过时轻软摇摆,竟似未醒透的睡眼。
溪水解了冰封,淙淙泻于石罅之间,水色澄碧,偶见白羽水禽掠波而下,倏忽没入芦苇丛中。
而在西郊龙首原旁,一座军营陈列于此。
青褐色的军旗垂在辕门下,旗面绣狰然兽首,被风扯动时犹作噬人状。
此地乃是静塞军的新兵训练大营,主要负责为静塞军征召训练新兵,输送兵力。
静塞军主力常年驻扎幽州,是对抗北方草原霸主赫连汗国的边军精锐。
原本依靠着居庸关之天险,静塞军只需坚壁清野,与紫荆关呼应防守,便可将赫连汗国的铁骑牢牢的阻挡在燕山之外。
然而自从十二年前太上皇御驾亲征,试图扫荡漠北,纵横草原,与赫连汗国决一死战,但却兵败溃散后,赫连汗国二十万铁骑长驱直入,一举夺下居庸关,而后打响了幽州防卫战。
尽管各地边军驰援幽州,最终力保幽州不失,但居庸关却落在了赫连汗国手中。
这也使得幽州一带的防御压力巨大的难以言喻。
但放弃幽州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放弃幽州,便意味着放弃了整个华北平原,三分之一的大周国土都将落入赫连汗国手中。
如此一来,赫连汗国的铁骑便能长驱直入,甚至饮马长江。
为了避免这一恶性事件发生,静塞军从最初的十万人马,扩军至三十万。
尽管如此,也只是能勉强维持住幽州的局势。
毕竟若是居庸关在手的话,原本大周只需要在居庸关驻扎精兵数千,就能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的效果。
现在必须在幽州城外广布营寨,构筑多重防线,兵力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
这需要十万甚至数十万大军常年驻守。
而且战争形式从依托关隘的“要点防御”变为在开阔地带的“野战阻击”和“城池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