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侯门第一纨绔 > 第552章:废人杨天战

第552章:废人杨天战(4 / 5)

仅以十根巨木撑起穹顶,形如手掌托天。当地人唤它“言归亭”??取“亡者归来,言语相认”之意。

    每逢子夜,常有人见亭中灯火闪烁,隐约传出读书声。近前查看,却空无一人。唯有一本《听亡录》置于石案之上,纸页翻动,似有无形之手指引前行。

    某年冬,一位游方道士途经此地,宿于亭中。半夜忽闻细语盈耳,如孩童嬉戏。他惊起查看,见四周雪地上竟浮现无数小小脚印,环亭三匝,最终汇聚于中央石案。

    他鼓起勇气翻开《听亡录》,赫然发现最新一页多出一行陌生笔迹:

    >“赵小满,太原人,七岁溺亡于井。

    >今得人念我名,知世间仍有暖意。

    >我不再怕黑,也不再冷了。”

    道士浑身战栗,伏地叩首。翌日离去时,他在亭外种下一株桂树,并留诗一首:

    >“死者非真灭,但求一语存。

    >千灯照幽壤,万口唤灵魂。

    >不须升仙去,此处即桃源。

    >若问归何处?人在记名间。”

    岁月悠悠,人事代谢。当年参与黑水沟一案的影卫们早已解甲归田,散布四方。有人开馆授徒,专讲《听亡录》义理;有人投身医道,创立“心疗堂”,专治因悲痛失语之症;更有几位联手创办“守名盟”,巡游各地,记录即将消逝的村落往事,防止历史再度断层。

    唯有映雪,始终居于京城“无名堂”侧殿,每日整理新增名录,校勘旧文。她的视力日渐模糊,写字需借放大琉璃镜,然笔力不衰,字字如刻。

    一日黄昏,她正在誊抄一则新报上来的案例:某渔村十二名幼童随船出海遇难,尸骨无存,唯余一只绣鞋漂回岸边。母亲将其供于家中神龛三十年,每日换水插花,称“吾儿虽远行,终归有履可踏”。

    正当她落笔写下“林阿秀,八岁,喜穿绿鞋,善织网结”之时,窗外忽起清风,卷帘而入。她抬头望去,只见庭院中那盏长明灯蓦然大亮,光芒竟穿透屋宇,照得满室通明。

    紧接着,她听见了笑声??不是幻觉,不是回忆,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群孩子的笑声。由远及近,环绕屋外,跳跃奔跑,仿佛在玩捉迷藏。

    她放下笔,扶案站起,嘴角浮现出多年未见的笑意。

    “你们来了?”她轻声问。

    笑声戛然而止。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库】 www.biquku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晋末芳华 蓝钰茗烟 华夏游戏设计师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爱过恨过放过 对不起,我没有生理期 府上有位表小姐(快穿) 侯门第一纨绔 撕碎恶毒剧本后,我成了天道亲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