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却不自知,时不时假装无意跟别人说起他一直在写作。
然后在别人恭维他是“大作家”“未来大文豪”的虚伪场面话中,暗自洋洋得意。
散文诗最注重意境,可他写的只有景,毫无意境可言。
好些地方甚至词不达意,情感更是匮乏干瘪,读不到几行就看不下去。
那会儿她辞职后陪他下乡,只要有闲暇时间就继续写作,时不时发表在杂志或报纸上,稿费一次比一次丰厚。
刘培民羡慕极了,因为他也写作,可他几乎每次都被退稿。
为了讨领导喜欢,他偷偷让她把新稿子的署名换成他,说这样有利他早些返城。
为了小家庭的未来,江婉只好照办。
后来,稿子很快发表了。
刘培民拿着两份报纸兴冲冲去镇上找领导。
对方识字不多,平生最敬佩能写文章的人。信以为真,不停夸他有文采,还夸他前途无量。
刘培民趁热打铁诉苦,说他想早些返城,能在父母身边孝顺侍奉,不忍心让家里的老人家担忧牵挂他。
领导让他写一篇文章宣传乡镇新变化新面貌,承诺只要写得好,新的返城名单就有他。
刘培民高兴得很,回去就催促江婉快些动笔。
她白天干活,晚上熬夜写文章,他却盖着大棉被呼呼大睡。
后来,领导对那篇文章非常满意,刘培民也得偿所愿返城。
这辈子没了江婉这个真正高手相助,刘培民找不到法子讨好领导,只好另辟途径。
他的稿子被一退再退,烦躁得不行。
听说江婉在杂志社工作,他让韩丽丽拿他的稿子来求江婉帮忙。
一开始韩丽丽不肯,说不用江婉,以后他们照样能返城,他也照样能出人头地。
妻子对他很有信心,让刘培民的男性自尊心非常满足。
可光有信心哪里成!
韩丽丽不答应,他就不搭理她,甚至故意把家里的重活都扔给她干。
不到三天,韩丽丽就受不住了,答应带着稿子进城找江婉。
像这种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