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都知道李承乾拥有完全独立于朝廷军队体系的东宫六率,但随着东宫实力的逐渐强大,犹如在他们头顶上悬了一把利剑,由不得他们不忌惮。
特别是经历了重阳宴那晚的杀戮,他们真怕李承乾哪天会忍不住,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
却听侍御史张玄素奋然站了出来,持笏道:“陛下,臣以为,太子代陛下向上天谢罪,固然算忠孝,但未免太不将自己的安全当回事了。”
“而且,太子在长安郊外大规模调动军队,对长安的百姓也会造成困扰,不利于京师的安定!”
“不错!臣也觉得张御史所言极是!”
左仆射萧瑀也在这时站了出来,道:“就算太子要代陛下向上天谢罪,也没必要去郊外兴师动众,去太庙也未尝不可!”
“陛下!臣等附议!”
随着萧瑀的话语落下,群臣立刻随声附和。
没办法,像李承乾这样搞,他们估计接下来的三天都会寝食难安,生怕自己还没睡醒,太子的刀就架在他们脖子上了。
其实,不光他们担心李承乾的刀,就连李世民也有些担心李承乾的刀。
毕竟李承乾可是当着他的面,说出了那句‘天可汗的箭囊里,怎容得下没沾过至亲血的箭呢’?
瞧瞧,这说的是什么混账话!
感情在那逆子心中,朕就铁定成他反面教材了?
若不是朕,他当得了这太子吗?
咱们全家都是造反的,他装什么谴责先锋?!
简直岂有此理!
虽然心中十分不爽李承乾的所作所为,李世民还是强压下了心中的不爽,将目光落在了魏征身上,平静而淡漠地道:“魏征,你现在已经是太子少师了,事关太子,你有什么看法?”
魏征皱了皱眉,然后若有所思的道:“重阳宴后,有很多事需要处理,比如太上皇杀了吐谷浑镇边将军伏真之事,以及吐谷浑,倭国,西突厥,高句丽四国密谋之事,甚至连西域二十九国之事,都需要太子过问。
因此,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让太子来参加朝会,共议上述事宜,而不是怎么谢罪。”
“是啊陛下!边境尚未平息,灾情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