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而正是因为这样,李世民现在的心态转变,才让熟悉他的臣子,噤若寒蝉。
“陛下!”
就在众臣都被李世民这番话震慑到了的时候,一直处在观望状态的弘文馆学士褚亮,突然站出来问道:“臣虽不反对太子殿下推行的三项改革,但对于这三项改革的深意,还是有不解之处,能否请太子殿下为臣解惑?”
“父亲.”
一直负责记录朝堂之事的褚遂良,在看到自己父亲站出来的瞬间,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父亲会在这时候站出来。
因为这件事跟他父亲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却听李世民依旧平静地道:“太子,你如何看?”
“回父皇,是儿臣考虑不周,没有将改革的深意传达到位.”
李承乾躬身朝李世民行了个礼,然后转身回望褚亮道;“褚学士有什么地方不解,但说无妨!”
“谢太子殿下宽容。”
褚亮笑着行了个礼,然后收敛笑容道:“太子殿下提议的科举改革,新增工科,医科,废除以明经,进士为主的儒学取士标准,以新学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
“臣想问太子殿下,能否详细说明一下这新学?”
“可以。”
李承乾直接了当的答应道:“刚才孤说新学是符合大唐发展需要的新学问。那什么是符合大唐发展的新学问呢?”
“其实很简单。”
“以往的科举考试科目,如进士科,主要考诗赋,策论。”
“何谓诗赋?就是写诗作赋!”
“何谓策论?就是针对时政提出对策!”
“当然,这其中还有贴经,就是随机抽背儒家经典!”
“而明经科,则是进一步熟悉儒家经典,比如《论语》,随机抽取其中的段落填空。再比如明法科,以《唐律疏议》进行司法案列分析,还有明算科,以《九章算术》来演算天文历法。”
“但科举取士却以进士科,明经科为主,从这里面,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