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灭高句丽,倭国绝不能坐以待毙。
然而,一直沉默的藤原镰足却在这时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极具穿透力:
“苏我大臣之言,看似为国,实则祸国。”
苏我入鹿怒目而视:“藤原中臣!你此言何意?”
藤原镰足没有理他,转而面向皇极天皇微微躬身:
“陛下,唐太子李承乾,乃非常之人。其志绝非区区一军事基地。高句丽覆灭,只在旦夕。”
“我倭国若此时背弃盟约,无疑予其口实。所谓天险神风,在高句丽坚城巨寨和唐军新式火器面前,未必可靠。”
“苏我大臣所为,或是想借机巩固自家权位,挟‘抗唐’之名,进一步掌控朝廷兵权吧?甚至……莫非与某些残余势力有所牵连,欲借外压搅动内局?”
这话直指苏我入鹿私心,更是挑明了皇室对苏我氏的猜忌。
苏我入鹿脸色瞬间铁青。
皇极天皇心中暗许。
她之所以支持藤原镰足,正是要制衡苏我氏。
答应大唐建基地,皇室本就想借大唐之力威慑苏我氏。
如今苏我入鹿想反悔,皇室反而担心他借题发挥。
藤原镰足的建议则是:
表面继续遵从条约,但暗中拖延、设置障碍,同时加快自身军备,让大唐知难而退,或者至少提高要价。
这既能避免立即开罪大唐,又能防止苏我氏借机坐大。
最终,在藤原镰足的巧妙运作和皇室的默许下,倭国朝廷通过了一项‘看似矛盾’的决定。
一方面回复大唐,同意其舰队前来访问和补给,遵守盟约。
另一方面,密令沿海诸国加强戒备,征调船只壮丁,囤积物资,并暗中在计划提供给大唐的军事基地周边设置障碍和埋伏。
他们赌的是大唐劳师远征,后勤不继,见到倭国有备而来,或许会谈判而非强攻。
然而,他们远远低估了李承乾的决心和唐军的实力与效率。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