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看久了以后,她却发现那东土部落的方块字越看越耐看,而且易于书写,十分简便。
此时,柳玉京正在和孩童们讲解怎么写字。
其中一个看起来机敏的孩童举手提问:“先生先生,我们为什么要识字啊?”
柳玉京答道:“因为字承载着学问。”
又有一个小孩儿好奇的问询:“那学问又有什么用呢?”
“问得好!”
柳玉京沉吟了一会儿,问道:“你们谁能告诉我,一年是何意,取何为?”
“我知道,我知道!”
洪宇泽闻言紧忙举手,见柳先生微微颔首后,他站起身子说道:“一年就是一岁,取岁星行一次,取四时一终,取禾苗一熟,取物终更始。”
说罢,他颇为神气的对着周边孩童挑了挑眉头,似乎在显摆自己的‘学问’。
“不错!”
柳玉京见状笑着称赞一句,随即又问道:“那你可知一年又分为多少天?”
“这……”
洪宇泽尴尬的挠了挠头,那般窘迫的姿态顿时引得周边众孩童嬉笑不已。
“喏。”
柳玉京笑着打趣道:“这就是学问的用处。”
“嘿嘿。”
洪宇泽嘿嘿一笑,眼珠一转的问道:“那先生您知道这一年分多少天吗?”
“自然是知道的。”
柳玉京见这小家伙聪明的紧,竟还想着反问自己,也是啼笑皆非。
他在院落随手捡起一根木棍,将那木棍插在地上,指着木棍的影子说道:“我们只需立杆一根,每天正午测一下影子的长短,便可知一年有多少天。”
“啊?”
一众孩童面面相觑,显然不明白‘一年有多少天’和‘木棍影子的长短’有何关联。
就连坐在一旁祝千秋亦是眉头微蹙,心中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