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的恍然大悟。
祝浩川看向之前柳玉京所要的那座荒山,只思量一番,便想到那座荒山确确实实符合坡度缓、附近有水源、离得近这三点。
他略作思量后问道:“先生,屯田这般费时费力,除了利于农耕之外,不知还有何利?”
“还有何利?”
柳玉京沉吟一会儿。
想到时下社会虽趋近原始,但部落与部落之间也会存在一些以物易物的贸易,而最为常见的贸易便是用粮食换铁器、换治病所需的丹丸等等。
故而就近的几个部落之间,一般都有相对统一的度量单位以及衡器。
柳玉京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反问道:“祝兄,不知你今年所种何物?”
祝浩川虽不解他此问何意,却还是回答道:“黍米。”
“种了多少亩?”
“不足二十亩。”
“亩产多少斤?”
“约莫六十三斤。”
“……”
柳玉京听到这产量顿时无言,一来是心疼他们的亩产,二来也是心疼那些地。
不过想到他们受眼界所限,那种粗放经营的农耕方式能有的收成就不错了,和精耕细作自然无法相提并论。
柳玉京没多感慨什么,只问道:“倘若说,有一作物需屯田精心打理,便可亩产六百三十斤,你会种吗?”
“当然得种!”
祝浩川义正词严的应道:“亩产六百三十斤啊,我种其一亩,都抵得上寻常种十亩了,如何能不种?”
说罢,他后知后觉的突然瞪大眼睛看向柳玉京,惊疑不定的问道:“先生的意思是说,屯田虽然繁琐,但也能使得亩产倍增?”
“不然屯田为何?”
柳玉京打趣道:“无论是整地屯田,还是填充地气,都属精耕细作,若是不能使庄稼高产,又有谁会愿意费那心思?”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