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答案。
陈秀的教学能力,已经通过这样生动的小课堂,完美地展示在孩子和家长们的眼前。
气球送出去十多个,可是孩子们依然蹦蹦跳跳地围在陈秀身边,等待第二轮提问。
“饵”已经放出去了,现在,应该是“收网”的时候了。
芙蕖站出来,高声问道:“孩子们,你们喜不喜欢陈老师啊?”
“喜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好!那么,你们想不想陈老师给你们上课啊?”
“想!”又是异口同声!
“好!明天下午两点,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到县医院旧门诊大楼的一楼来找陈老师好不好?”
芙蕖这句话有点长,不放心孩子们能记住,还特意让几个小一点的孩子复述了一遍。
一边看热闹的家长,终于是注意到了“免费送气球”; “名师坐镇,小班教学,保证质量”!
家长们,大概明白了是什么个情况。
八十年代,咨询并不发达,人们的戒备心相对还不像现在这么大。
这十几个家长,有的领完气球便带着孩子离开了,但还是有那么六七个家长,好奇地留了下来,打听情况。
芙蕖注意到,这些留下来的,大多是在提问环节回答不上来问题的孩子。
这些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想必在学校里的成绩,也不太好。
这一批,才是真正的目标客户。
芙蕖于是耐心地将陈秀的辅导班的情况讲解了一遍,当然,也不忘搬出“活广告”──三年级的张多多和六年级的宋菲菲。
张多多和宋菲菲,都算得上是城关小学的风云人物。
特别是张多多,由一个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成长为期末考试双百分的优秀孩子,还担任了班里的学习委员,原来,是课后下了功夫的啊!
“家长们请放心,你们可以带孩子先试听一节课,如果觉得满意再决定。”芙蕖先给家长们吃一颗定心丸。
“不过呢,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一个班的名额上限是十五人,所以,留给你们考虑的时间并不多。”
当然,定心丸之后,焦虑丸继续奉上。
听说第一节课可以免费试听,这六七个家长,纷纷登记预报名。
看来,这第一批气球,送得值!
送走第一批家长,陈秀和芙蕖,已经累得口干舌燥。
不过,这种累,是付出总有回报的累,是充满了希望和活力的累!
一旁扶着气球架子的朱志军身边,已经再次围满了想要免费领气球的孩子们。
看来,这三十多个气球,根本就不够分啊!
芙蕖四处张望着,想要找一找,这门口还有没有便宜一点,可以收购过来免费送的小东西。
咦?奇了怪了,刚刚还在高声吆喝的小贩们,突然神色慌乱地收拾着东西四散奔逃!
城管!城管来了!
芙蕖心中一凛,我特么都是重生一世的人了,怎么还忘记了出门摆摊必然遭遇城管啊!
而且,八十年代的城管,可没有“文明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