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教多久。”
“即便他们不会做出罗玉英这样的事情来,又如何保证,这么大年纪的人,不会生场病?”
“或者,家里有事?或者,去外地投靠孩子?”
“到那时,我们伟思教育,才是真的被这些所谓的老教师彻底架空了!”
芙蕖这一连串的问题,问得陈秀和朱志军,哑口无言。
但是,低下头仔细想一想,这确实是摆在伟思教育面前,最为现实的问题!
伟思教育,走到今天,和这些名师的坐镇是分不开的,但是,如果过于依赖名师,迟早有一天,伟思教育会陷入被动!
“那现在这些老教师,以后该怎么办呢?”朱志军依然将信将疑。
难道伟思教育这么多学员,不都是冲着名师来的吗?
芙蕖道:“老教师,自然是有他们的用处的,他们最大的优势,便是多年一线教育的经验。”
“但是,这种经验,很难复刻。”
芙蕖顿了一顿,干脆拿出纸笔,习惯性地一边写写画画,一边整理自己的思路。
“如果我们以后,真的要往南嘉市去开网点,妈妈,你需要找多少个退休老师,才能保证这么多网点的正常运行?”
“所以,老教师们的作用,以后要渐渐地退到顾问上来。”
“教材的修订,新教师的培训,教学点的巡视由他们来负责,而站在讲台上的一线教师,就是要像小何老师这样的年轻的精力充沛的新鲜血液!”
“可是,小何老师……”陈秀说道:“家长们信得过她吗?”
“我担心……”
“妈妈,你是不是担心,又出现生源流失的现象?”芙蕖笑道。
陈秀点点头。
“那我们折中一下,让原来教三年级的姚老师来顶罗玉英走后的课时,小何老师,去教三年级。”
“三年级的标准化教材已经基本成型,我们可以拿来用了。”
“而且,现在三年级中,有一些是寒假参加过小何老师的托管班的,和小何老师有感情,应该来说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
“如果小何老师愿意,我也希望,她能成为我们伟思教育的第一个专职老师!”
“生源的流失,或许在所难免,但是,这是我们转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阵痛时期!”
芙蕖越说越是兴奋。
如果说,春节期间,谢洪运在南郊陵江边的关于伟思教育的那一席话,是揣着三把钥匙,将芙蕖带到了一座迷宫之前,那么,此时此刻的沈芙蕖,胸中豁然开朗,她已经找到了穿越迷宫的最好线路,那就是──
标准化教学!
统一的分层教材,统一的授课模式,每一个老师,都不是不可替代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伟思教育的快速复制,快速地占领南嘉市场,甚至是,向省城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