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起骑着自行车上学放学,成了他每天最期待的时刻。
生活回归了它该有的平静。
县一中刚刚举行了“1989年高考誓师大会”。
上一世里,芙蕖的高中生涯,在“誓师大会”之前便已经中止,她并没有体会到全校数百名高三学子,为了一个可能会改变自己命运的大考齐声高喊口号的热情。
这一世,芯子里是个老阿姨的芙蕖,以为自己在这样有些中二的场合中,会平静地对待。
没有想到,她低估了这种集体打鸡血的杀伤力!
当主席台上的校长,挥舞着红旗,进行曲响起,高昂的口号被几百人齐声声嘶力竭地喊出来,回**在操场的时候,芙蕖和身边的女同学一样,忍不住掉泪了。
她和汪丽丽紧紧的拥抱在一起,哭得稀里哗啦。
这是八十年代特有的青春奏鸣曲!
这是一片青春的热土,这是一个只要撒下种子,流下汗水,就能收获希望的热血时代!
还有两个月时间便要走进考场,这段时间,应该调整节奏,查漏补缺,闷头拼命刷题,已经不合时宜了。
这段时间,整个高三,讨论得最多的,是如何填志愿的问题。
高三的模拟考,数不清进行了多少轮,各位同学的名次,基本上都稳定了下来,大概能知道自己的水平,可以考上哪个学校了。
全校的第一和第二名,非谢青川和沈芙蕖莫属。
周光明的成绩,和上一世一样,在高三下期突飞猛进,已经稳定在全校的前十名。
变化最大的是汪丽丽,她的天赋不差,从前的努力程度不够,最后几个月,在芙蕖和周光明的监督下,拼了命地学习,当过老师的芙蕖,还为她制定了高效的学习计划。
最后这几个月,汪丽丽居然也可以挤全校前三十名。
“蛐蛐儿,我和周光明商量好了,一起考省城的大学!”汪丽丽说。
“你和周光明……商量好了?”芙蕖抿嘴一笑,打趣地看着二人。
汪丽丽倒是爽快得很,道:“对!就考省城的学校,去省大!”
“周光明说他数学好可以学金融或者财会,我英语好,打算考外语系!”
最后这几个月的成绩,给了汪丽丽莫大的信心,说话底气都足了。
去年初冬,芙蕖和谢青川周光明三个月,将汪丽丽从曹勇的录像厅生拉活扯地抢回来的时候,给汪丽丽描绘的未来是考师专,当老师,没有想到,汪丽丽,比她想象的还要争气。
周光明和汪丽丽,家庭条件都不算很好,特别是汪丽丽,单亲家庭出身,考到离家近省城上大学,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蛐蛐儿,你们两个,肯定是要去京城的噻!”汪丽丽说道。
“那肯定啊!”谢青川代芙蕖回答了!
“目标一直明确,京城法大!”
“我学民商法,沈芙蕖你学数学虽说是榆木脑袋,但是破案倒是福尔摩斯附体。”
“你去学刑法!”
几句话,谢青川把沈芙蕖安排得明明白白。
“真的啊,蛐蛐儿?”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