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至零点,发射平台这才稳稳降落在平台基站上方,被两侧架子稳稳架住。
看着这一幕,是个人第一次看都会觉得震撼无比。
然而对于如今的方舟科技公司员工们而言,对此早就司空见惯了。
甚至大家闲暇时都懒得去看远处的发射表演,因为类似的发射任务,每天都不知道多少次。
“老板,第一座太空电梯,现如今每天都处于满负荷运行。
平均每天都往返超过五十次,平均每次发射都将送往太空将近五万吨货物,一天总运货量达五十万吨!”
艾芙琳的声音响起。
听到这个答复,杜浩满意点头,这个发射频率的确堪称恐怖。
“另外老板,目前我们第一座太空空间站已经即将进入收尾阶段,后续就将开启第一阶段的扩建任务。
这个期间,进一步扩大空间站的轨道环,现在空间站的重力仅有地球的0.2,远低于地表重力。
想要模拟近乎地球的重力场,这还需要将空间站外围的环绕轨道进一步扩大。
到时候光是空间站就可以日常容纳超过几百人的生活,满负荷可容纳千人。”
说着旁边呈现出一副虚拟影像,那赫然是目前方舟科技公司的太空空间站。
原型和小破球里面的领航员空间站风格一致,都是有一个中间主体,旁边围绕着一个环绕轨道圈。
而下一步,就是进一步扩建轨道环,在现有的轨道环向外继续延伸扩建。
“老板,目前的空间站已经具备一定的本星系的探索能力。
只是能源推进器方面,暂时使用的还是灾变前的技术,但我们已经在原有技术上进行了优化迭代。
当时灾变前虽然掌握了可控核聚变,也已经在这条路上发展了。
可毕竟发展时间尚短,而且发展运用于太空的时间更是短暂,
故而当时的航天器,大概只能做到光速的2%左右。
不过根据老板您提供的一些技术资料,我们对推进器进一步更新迭代,算是达到了目前现有技术的标准水准。
速度大致达到了光速的13%左右。
理论上继续开发,达到现有技术的上限,我们能将空间站的速度提升至光速的15%.
再多就无法继续提升。
但目前的方舟空间站,足够我们进行本星系太空探索任务。
往返月球,理论上只需要二十秒左右,考虑到起步速度和即将抵达的减速度,时间可能在三十分钟左右。
如果往返火星,需要1-6个小时,这取决于火星和地球的当前轨道位置,但考虑到起步和抵达的速度损耗,最终时长不会超过两个小时以及七个小时。
往返距离较远的海王星,时间就相对长一些,可能需要2.5天左右。
如果是前往比邻星,我们需要二十年乃至四十二年左右。”
听到艾芙琳的详细描述,杜浩忍不住感慨不已。
没想到前世不曾看到的景象,在这个世界,靠着灾变前的技术,以及自己的金手指,短短一年时间就做到了近乎可以成熟星际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