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的绊
有些人在遭遇极端的一眼望不到头的, 自己无法解开的困境时,会生出某种“同归于尽”的想法。
当然,是对那些始作俑者。
就像戚晚、辛念认定她们的生活这样糟糕全是因为张大丰一样, 郗晨也有类似的想法, 只不过除了张大丰之外,她们各自还有要追讨的对象。
戚晚对安闲那薄弱的母女情已经摇摇欲坠,辛念同时还计较着算计她的那个男生。
不过辛念相对理智点, 她认为自己也有问题, 她不该上裸贷的当, 她那时候是可以选的,并没有人逼她。
至于郗晨, 她要讨伐的人就有点多。
说讨伐也不恰当, 最多是记恨,这里面不只有张大丰、靳寻,也有荞姐。
但因为太多事堆积, 她的心脏也容纳不下那么多情绪, 又要冷静, 又要想办法脱身, 又要恨人,实在没办法负荷了就只能做减法,先甩掉最没用的包袱。
辛念问郗晨:“你恨他们吗?”
恨,自然是恨的, 但这种恨并非用尽全身力气去记住的恨不同,它似乎只是一种状态, 如同流水一般无害的存在着, 渗透着。
郗晨是这样说的:“我应该恨, 但我不想这样。”
辛念不懂:“什么意思?”
郗晨说:“今天的事换一个男人, 我也会是这样的处境。张大丰就是靠这些歪门邪道起家的,他不压榨我才不合理。靳寻的阶级和地位在那里,他高高在上,对我这样一个陌生人有什么理由伸出援手。如果是因为不忍心就拉我一把,那他要拯救的女人实在太多了,我都排不上队。所以与其说是恨他们,不如说是恨自己的处境。”
辛念摇头:“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我认为还是有好人的,只是咱们倒霉没遇上。”
郗晨却笑了:“可今天这样的事,好人根本不可能入局,能加入进来的就不会是好人。”
辛念接不上话,因她心里也认同郗晨的说法,如果是放眼整个世界,好人一定很多,但就这件事而言,就只有坏和更坏。
辛念:“所以你不恨他们,反而恨自己为什么这么倒霉。”
郗晨:“恨是需要力量的,如果只是情绪上的发泄,难受的是自己——你看戚晚,她每天都在吐,刚吃完就去吐,她已经瘦了十斤了。如果恨一个人,要付诸行动去做些什么,需要的是权力、手段。可我没有那个力量,我现在只想尽快解决这件事,咱们都能脱身,然后……回归正常生活。”
还能回去吗?
她们三个心里都没底。
但如果不走这一步,结局是可以一眼望到的。
一件事如果有两个选项,一个好一个坏,那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而生活里很多困境往往是这样的,一个不好,另一个也不好,要在两个“不好”中选择一个。
很快,郗晨三人就开始针对如何“控制”周长生这步棋进行讨论。
讨论的过程没有之前激烈,偶有分歧,但在大方向上三人的看法一致。
控制,多么“强权”的两个字。
它就像是小女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