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1 / 4)

黑夜的自赎

自从戚晚看完优盘和储存卡里的东西, 她就有了一些判断。

这些东西只要交给余钺,她相信他也会有一样的结论,郗晨和辛念, 还有那个陌生男人, 他们杀了张大丰,尸体不翼而飞,夜阳天因靳家的势力干预而“消失”。

但戚晚没有选择交给余钺, 一来她不想给他添麻烦, 二来这是林新的案子, 余钺没有职权插手,最多也就是按照规矩移交林新, 结果只会和现在一样, 这些证据也会永远消失。

当然还有更为重要的原因,戚晚自觉现在的她没有理由做正义市民。

伸张正义在她看来只是纸上谈兵,大多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 也是因为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如果提前知道自己会搭上一条命, 99%的人都要止步。

戚晚就是那99%之一, 她知道自己力量微弱, 无法抗衡有本事处理掉张大丰的势力。

再者,就算她有能力抗衡,似乎也没必要为了张大丰而干这种事,图什么呢——张大丰真是她生父吗, 她对这个男人毫无印象,自然也没有亲情可言。

很快, 戚晚就做出了“保持沉默”的选择。

这是一个经历过社会的成年人应有的态度,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该管的少管, 不该知道的就装作不知道。

就这样,戚晚将优盘和存储卡收了起来,放空了一天,收拾好心情,就将全部注意力放到新文的设定中。

现在想来,余钺的分析是对的,她设定的人物是有些想当然了,尽管是一家四姐妹,可以用“亲情”来捆绑,在作案动机上方便偷懒。可放在生活里,一家人也有感情不好的,一家人也未必要一起杀人,会有人选择“与我无关”,也会有人选择报警啊。

好,就当这四姐妹关系一般,那就不存在什么为亲情而付出的设定,需要重新建立协同作案动机。

四姐妹性格迥异,职业差距大,也可能从小就不生活在一起,受到的教育和家庭环境不同。

于是设定就变成了,四姐妹的父亲先和第一位妻子生下两个女儿,分别是大姐二姐,离婚后又和另外一个女人生下了四妹。

至于三姐,那是二婚的妻子和前夫生的。

四个孩子,彼此之间一定会产生矛盾,因为这样特殊的家庭关系一定需要长时间的磨合、包容。

大姐和二姐关系最好,她们和三姐交集不深,但三个姐姐都非常疼爱四妹,因四妹和她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些血缘关系。

其实按照这样的基础设定,戚晚已经可以尝试写一两章看看效果了。

她也确实这样做了。

然而几千字写下来却是障碍重重,问号多多。

她每写几句话就会冒出一个新的疑问,自问自答,自圆其说,有的勉强能过,有的怎么都圆不过去,因人物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和她的前史以及性格有关。

还有立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都是立场的对立,针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某一个角度,某一个利益冲突。

但这四姐妹的立场冲突是什么呢?

命案令四人第一次达成一致,但也仅仅是这一次。

最新小说: 神经纪元:2049 行业帝国 观想图网游:只有我能看见真实 二嫁公卿 一首军中绿花,唱哭边境两万里 解忧铺子晴时有猫 丹武大帝 回档少年时 宣布封心锁爱后,我遇上了心动对象 反派:舔女主干嘛?女反派不香吗 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