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2 / 7)

淮忍不住问:“听那边的语气,好像这件事还有其他内情,你知道是什么吗?”

余钺无声地叹了口气,快速看了周淮一眼:“如果我什么都不说,你肯定不踏实。现在告诉你也无妨,这也是我要过去的原因之一。和周叔叔的骸骨一同发现的,还有其他人。”

其他人。

张大丰?

周淮:“这个其他人和你有什么关系?”

余钺:“是和我之前处理的案子有关,因为找不到被害人的尸体,又缺少关键证据,案子已经搁置了。现在找到了,就有机会重启。”

周淮转了一圈心思。

这样说来,那湖里有一具沉尸,涉及到余钺手里的旧案,但不会是张大丰。

“这也太巧了。”周淮说:“我爸是十二年前失踪的,你处理的案子也就这几年的事,竟然会出现在同一个地方。”

“所以我始终相信天网恢恢。”余钺接道。

这之后整个路途,两人都交谈不多。

周淮大部分时间都在看窗外,思绪飞扬。

偶尔车子因堵车而停下,或经过收费站时,余钺才会看他两眼,却一句都没问过。

他们想的不是同一件事,在意的点也不同。

余钺明白,周淮一定满脑子都在想周长生,这时候与他聊别的,他也会心不在焉。

周淮这些年变化很大,变得比以前更尖锐、偏激,尤其是在面对一些社会案件的时候,他很容易就代入其中,心里充满了愤愤不平。

这些余钺看在眼里,却不知道从何规劝,正如那个道理一样,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他不是周淮,他没有在父亲失踪的情况下失手打死过同学,一个人孤立无援的面对审讯、宣判,心智还未成熟就去坐牢。

换作是他,他也不能保证自己能绝对冷静客观,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投入生活。

余钺托林新的老同学去探望周淮,那同学后来也说了,觉得周淮变了,需要心理疏导。

有些人扭曲,会表现出来,用暴力的方式,而有些人扭曲,会藏在心里,不定什么时候才会爆发。

余钺和周淮的姐姐李琰联系过,李琰专业对口,他们又是姐弟,他以为李琰应当会在意。

但李琰却说,站在亲人角度上,家属学过心理学会更能帮助患者,有很多外行跑去学这个专业,起因都是因为自己或者家人有情绪病。然而站在客观角度,她不仅很难帮到周淮,还很容易代入主观个人情绪,影响专业判断。

周淮在余钺面前也很少提到李琰,偶尔提起时也不带情绪,但以余钺对人的观察,他却从中读出这对姐弟的隔膜。

周淮坐牢,李琰很少探望,他们的母亲生前更是一次都没去过。

按照周淮的说法,是他母亲觉得丢人,早就和他单方面脱离关系了。

想到这里,余钺收敛了心思,又开始想眼下的案子。

案子详情他当然不会对周淮说,只能在这两个小时的路途中,一个人独自消化其中令人震惊的种种“巧合”。

一片蓄水湖,找出来不止一具骸骨,有的沉湖多年,有的才半年。

最新小说: 身份都没曝光,未婚妻就死心塌地了 穿越异界,我在高考写出滕王阁序 穿越七零做外贸 重回78:从救下妻女开始逆转人生 砯崖2 遥雪有期 村欲乱 你在山海经哪一页 仙子总想坏我道心 摄政王的逗比特工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