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确定友方位置和行军路线。
伯符兄,城内粮仓与工匠区秩序,劳烦你亲自坐镇!”
随着四方命令的下达。一对对骑兵,一对对伺候。
待一切安排妥当,一队队斥候与探索人马,便如离弦之箭般,迅疾而有序地没入浩瀚天地之间。
短短三日,斥候便带回海量情报,并成功定位四支军队。四支部队呈U字形。相距约50至80公里,急行军一日即可驰援。然而,各方斥候在行动中亦遭遇友军探马。经交叉验证,发现部分情报存在偏差,另有部分信息实为重复。
所以在探索的第四天,一个奇妙的现象发生了。来自魏、蜀、吴、吕四方的核心谋士——郭嘉(曹魏)、法正(蜀汉)、张纮(江东)、陈宫(吕布)——仿佛受到某种无形的指引,不约而同地率领少量护卫,几乎在同一时刻抵达了U型口中心区域一片相对开阔、地势略高的巨大石台。石台平坦如削,视野极佳,抬头可见未被云层完全遮蔽的星空。
四人相见,先是微微一怔,随即都露出了然和钦佩的神情。
四方顶级谋士的默契在此地形成。无需过多言语,他们立即开始分工协作:
1、建立观星台(指挥中枢);
2、铺设情报网络;
3、情报汇总与分析;
4、精准的情报互通有无;
5、初步地图绘制。
指挥部将成为四方势力的神经中枢,通过情报整合与指令统合,将分散之力真正拧为一股无懈可击的战争铁拳。
随着观星台的逐渐完善,第一缕战火燃起了烽烟。
深入东面山林第七日的赵云,正率领一队白毦精兵沿着一条隐秘溪流向上游探查。
突然,前方密林中传来一阵异样的、压抑的金属摩擦声。赵云立刻举手示意,所有白毦兵瞬间伏低身体,屏息凝神。
透过林叶缝隙,他看到了一队约二十余人的异国武士。他们身着华丽的具足,头盔上装饰着奇特的“毘”字徽记,为首一人身形并不高大,但气度沉凝,眼神锐利。正是樱花国名将,上杉谦信和其麾下的精锐斥候。
显然,对方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现了赵云他们。没有喊话,没有犹豫,直接出刀。
上杉谦信眼中寒光一闪,长刀出鞘,他身后的武士挺起长枪太刀,悍然扑来。
“结阵,迎敌。”
赵云低喝一声,白毦兵瞬间组成小型防御圆阵,长枪如林般指向外围。赵云则如一道银色闪电,挺枪直取那为首的“毘”字武士。
“当。”
龙胆亮银枪与上杉谦信的长刀狠狠碰撞在一起,火星四溅。巨大的力量从枪身传来,赵云手臂微麻,心中暗凛:好强的力道,此人绝非寻常武士。上杉谦信同样震惊,对方枪法之精妙,劲力之凝练,远超他的预料。两人瞬间战作一团,枪影刀光交织,快得令人眼花缭乱,周围的树木枝叶被四溢的劲气纷纷削断。
与此同时,白毦兵也与樱花武士展开了惨烈的混战。白毦兵训练有素,配合默契,长枪攒刺,盾牌格挡,稳扎稳打。樱花武士则悍勇异常,刀法凌厉诡谲,身法灵活,试图以个人武勇冲散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