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世战场,有趣。唤我前来,对手是谁?阵仗几何?”
“对手,是百年后的曹魏,名将司马懿、张辽、典韦等齐聚,拥兵百万。”
夜玄快速道。
“而我等,仅有蜀汉八万疲敝之师,且仅有一年准备之期。”
“百万?”
韩信眉梢微挑,非但无惧,眼中反而闪过一抹极致的光彩。
“敌我比例,逾十之一?善!大善!若敌仅十万,反倒无趣了。”
这份视百万大军如草芥的绝对自信,源于他璀璨而无可复制的传奇一生。
韩信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天才。一个自带三十四条成语的男人。龙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集——王、侯、将、相于一身的男人。
他出身平民,无背景、无资历、无势力,曾忍胯下之辱。他最初投奔项羽,未得重用;转投刘邦,亦不被赏识,一度黯然离去。直至“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千古佳话上演,他才得以在二十五之龄拜坛封将,自此,一位军事史上的天神开始了其震古烁今的表演——四年灭六国!
其为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争天下的方略,并在短短四年间,以疾风扫落叶之势,为汉室连续攻灭魏、代、赵、燕、齐、楚六大强敌:
灭魏之战,他“声东击西”,以木罂为舟奇渡夏阳,俘魏王豹。
随即北上,乘胜之威,韩信率军攻代,在阏与(今山西和顺)大破代军,擒代相夏说,迅速平定代地。
井陉之战,以三万新募之卒对抗赵军二十万于井陉口。他背水列阵,激发士卒“背水一战”的决死意志,同时出奇兵“拔旗易帜”,赵军见大营易主,军心崩溃,汉军前后夹击,大破赵军,斩成安君陈馀,擒赵王歇。
破赵后,韩信按甲休兵,镇抚赵地,遣使奉檄于燕。燕王臧荼慑于其兵威,望风而降。
潍水之战,他沙囊壅水,佯败诱敌,待楚军半渡,决坝分割,水淹楚将龙且。
最终垓下决战,他指挥三十万汉军,以“十面埋伏”之阵困住项羽,更以“四面楚歌”瓦解楚军心志,逼得霸王乌江自刎,为楚汉之争画下句号。
有人说韩信只会打顺风仗。总是以多打少。这个要说明一下。韩信前期战争基本都是以少打多。将兵法之奇正运用至化境。
后期确实手握重兵,但是能训练掌握这“重兵”本身亦是其“兵仙”之能力的体现——他拥有近乎神异的三大特质:
其一,“虚空爆兵”。他总能于绝境中迅速募集、整顿并训练出强大的军队,甚至能三次重组兵马。最令人称奇的是,他在短时间内接管项羽故地楚地时,非但未遭反噬,反而迅速拉起一支忠诚善战的大军,其效率与掌控力令刘邦都深感忌惮。
其二,“群体心控”。其所部兵马令行禁止的程度,超越时代。在古代通讯不便、士卒易溃的战场上,一次战术性撤退很可能演变成全线崩溃。但韩信的军队却能绝对执行任何精妙乃至冒险的指令,无论是诱敌深入的诈败,还是需要绝对纪律的绝地反击,其部众皆能如臂使指,信念坚定不移,这源于其严格的治军、清晰的号令和带来的胜利所建立的绝对威信。
其三,“全图透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