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不停,立即以丞相之名,召集后主刘禅、文武百官、以及益州、东州各大世家门阀的代表,于皇宫大殿举行大朝会。
宫殿之内,气氛凝重。刘禅坐于龙椅之上,面露忧色却也带着对相父全然的信任。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诸葛亮、夜玄、韩信立于御前。各大世家的家主、代表则立于后排,目光闪烁,各怀心思。
诸葛亮正欲开口奏报北伐情况及后续计划,一名站在刘禅身侧、面容阴柔的宦官却突然尖声叫道:
“陛卫何在?”
发声者,正是黄皓。他仗着刘禅的宠信,试图彰显自己的存在感,甚至隐隐想给刚刚回朝的诸葛亮一个下马威。
然而,他选错了对象,更选错了时机。
夜玄眼神一寒,对于这个在历史中祸乱朝纲、导致蜀汉后期乌烟瘴气的奸佞小人,他早已判了死刑。根本无需废话,众人只觉眼前一花,夜玄的身影已如鬼魅般出现在黄皓面前。
“聒噪!”
冰冷的二字吐出,伴随着一道凛冽的刀光!
“噗嗤!”
黄皓的厉叫声戛然而止,他难以置信地低头看着穿透自己心脏的刀锋,脸上写满了惊愕与恐惧,随即软软地瘫倒在地,顷刻毙命。
大殿之上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所有大臣、世家代表全都惊呆了,谁也没想到夜玄如此狠辣果决,竟敢在御前当着天子和百官的面,直接诛杀天子近侍。
“啊!你…你…”
刘禅吓得脸色发白,指着夜玄,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缩去,话都说不利索。
夜玄甩了甩刀尖的血珠,收刀入鞘,目光平静地看向刘禅:
“闭嘴!”
简单粗暴的两个字。刘禅一时之间愣在了原处。
夜玄顿了顿,看着这位历史评价复杂的后主。刘禅,或许谈不上雄才大略,但绝非昏庸暴戾之君。他在位期间,未有大规模土木工程,未广纳后宫,尤其在诸葛亮生前,他对相父几乎是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将军国大事全权托付,从未真正掣肘。这份信任,在历代君王中已属难得。他只是个普通人,被命运推上了帝位,守成已属不易。
“陛下。”
夜玄的语气缓和了些。
“丞相乃国之柱石,我等此行,乃为助丞相光复汉室,还于旧都。此后国策军政,还需陛下鼎力支持,望陛下一如既信任相父,则汉室幸甚,天下幸甚。”
刘禅看着地上黄皓的尸体,又看看眼神坚定的夜玄、深不可测的韩信,以及面色红润、目光如炬仿佛年轻了二十岁的相父,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咽了口唾沫,努力镇定下来,点了点头:
“朕…朕知道了。一切…一切但凭相父和…和诸位爱卿做主。”
他选择了最习惯也最正确的做法——继续信任诸葛亮。
震慑了刘禅,清除了一个小人,接下来才是重头戏。夜玄转身,目光如电,扫过那些面色变幻不定的世家代表们。
这些人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以李严(虽已废黜,但其家族及影响力仍在)、吴懿(代表部分东州势力,其妹为刘备皇后,地位特殊)、费祎(沟通东州与荆州集团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