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是日,成都城内旌旗招展,万人空巷。诸葛亮率韩信、夜玄、魏延、姜维等一众功勋卓著的将领,身着朝服,昂首步入皇宫大殿。殿内,刘禅高坐龙椅,虽仍带几分稚气,但脸上亦洋溢着激动与荣耀。
封赏由诸葛亮亲自宣读,声音清朗,回荡于殿宇之间:
诸葛亮:加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丞相如故,总揽军政大权。赐金千斤,锦缎万匹。其子诸葛瞻亦得封赏。
韩信:封淮阴侯(遥领其祖地,以示尊荣),拜大将军,假节钺,总督中外诸军事,位同三公。赐长安府邸一座,良田千顷。
夜玄:封冠军侯,拜骠骑将军,位次大将军,可随时觐见,参赞军机。赐玄铁五百斤,黄金珠宝无数。
魏延:封南郑侯,拜前将军,授以镇守长安重任,都督关中诸军事。
姜维:封襄平侯,拜左将军,辅佐魏延镇守长安,兼领陇西都督,负责羌胡事务及骑兵编练。
马岱、王平、张翼、廖化、张嶷、吴懿等一众将领,皆依据战功,晋爵升职,或为县侯,或为乡侯,或加杂号将军,并赏赐大量金银田宅。
对于在后方倾力支持北伐的益州士族豪强,如谯周、黄权(家族)、李严(虽曾被废,但其家族仍有影响力)以及成都的吴、张、法等大姓,朝廷也给予了丰厚的回报。
诸葛亮奏请后主,将关中地区接收的曹魏公田、无主荒地以及部分查抄的资产,拿出近半数,依各家出力大小,分赐给这些世家大族。此举意味着他们将获得关中肥沃土地的永久经营权或所有权,其家族势力得以从益州扩展至关中,利益与汉室彻底捆绑。这些家族的代表人物也多在朝中或地方获得了虚职或实权的加封,真正成为了“从龙之臣”,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整个成都大庆三日,酒肉不限,与民同乐。府库大开,犒赏三军,抚恤阵亡将士家属。
与此同时,诸葛亮向南中兑现承诺。大批的粮食、盐铁、丝绸、瓷器等益州、关中物产,组成浩浩荡荡的运输队,沿着艰难的五尺道,运往南中各郡。南中诸部酋长收到如此厚礼,感激涕零,他们回赠以当地的珍贵药材、兽皮、象牙、朱砂以及精悍的蛮兵兵源。汉夷之间的隔阂在此刻消融大半,南中真正开始融入季汉体系,成为稳固的大后方。
大庆之后,蜀汉高层深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进入了为期数月的全力休养生息与发展期。
诸葛亮——坐镇成都,总揽内政:推行新政,安抚新附的关中、陇右民心,轻徭薄赋,兴修水利,推广“沤肥法”与“优选种”,鼓励垦荒。同时督导工官,大力发展军工生产。
韩信——发挥其“点兵”特长,亲赴关中、陇右等新占领区,主持大规模募兵事宜。凭借赫赫军威和优厚待遇,应者云集。他精心挑选良家子,尤其是擅长骑射的陇西子弟,为组建强大的骑兵军团打下基础。其余士卒则交由姜维、王平、廖化等人,采用结合了现代体能训练、战术协同及纪律强化理念的方法进行严格训练,新兵战斗力形成极快。
夜玄——则与韩信、诸葛亮密议后,将目光投向了东吴的长江天堑。他凭借超越时代的理论知识,与韩信这位善于利用环境的兵仙探讨水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