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生意一年能赚上千万两银子后,肯定会让延平帝把玻璃生意交给朝堂运作。
不要以为皇帝就能一言九鼎,皇帝有时候也许有向大臣们妥协。
所以从一开始杨正山就没有将玻璃作坊当做杨家的产业,并且一开始就把制作玻璃的方法和工艺献给了延平帝。
延平帝肯定想把这条财路握在手中,但是如何对朝堂众臣交代,让朝堂众臣不跟他争夺呢?
杨正山考虑了良久,最终想到了一个似乎很不错的主意。
内务府!
皇商!
内务府是清朝独有的机构,职官多达三千人,比事务最繁的户部人数多十倍以上,可以说是清朝规模最大的机关。
内务府主要职能是管理皇家事务,诸如皇家日膳丶服饰丶库贮丶礼仪丶工程丶农庄丶畜牧丶警卫扈从丶山泽采捕等,还把持盐政丶分收榷关丶收受贡品。
而皇商由皇帝任命,以官方身份管理皇家的产业,代表官方营商,垄断一些由朝廷经营的重要产业,管理皇家在各地的产业。
其实在清朝,内务府也是朝堂的一部分,内务府的官员也有品级,与朝堂上的官员一样。同样皇商也有官身和品级。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官商融合,与前世的国企有着差不多的属性。
而大荣其实也有内务府和皇商,皇城二十四衙就具备内务府的一部分职责,而皇庄皇店的管理,也与皇商差不多。
只不过现在大荣皇家用来管理皇庄和皇店的人都是太监,不是官员。
杨正山自然不会提议让延平帝建立内务府,这对朝堂的影响太大了,他可不敢胡折腾。
他只是向延平帝建议在朝堂设立皇商司,设立主官郎中一名,从五品,副官员外郎两名,从六品,下辖主事若干,正七品。
商人可以入皇商司任主事,以皇商的身份经营皇家的产业,包含玻璃产业。
朝堂有对皇商司官员的任免权,皇帝可委派宦官入皇商司任监官,监察皇商司的运营和财务。
皇商司收益按比例一部分归户部,一部分入内帑。
至于比例是多少,那就是延平帝与户部的事情了,杨正山可做不了主。
皇商司归朝堂管辖,但管理的又是皇帝的私产,皇帝和朝堂都能从中受益。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