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兵府到各路参将幕府和各部衙门,再到镇标五营,六大代理商等等都要受到影响。
而且杨正山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
总兵府欠的银子,近百万刚刚接受安置的难民,以及诸多早已制定的各项政策和计划,还有玻璃作坊等等。
这些事情不安排妥当,都可能会引起骚动。
就拿总兵府欠下的银子来说,那可是一千五百多万两,辽东的诸多商户,重山镇的将士丶军户丶百姓都有份。
若是还不上,杨正山的仁德之名怕是会瞬间变得骂名!
而那些难民才刚刚接收安置,后续的管理和垦荒才是重中之重。
玻璃作坊牵扯着巨大的利益,有杨正山在,没人敢把手伸到玻璃作坊中,可若是杨正山离开,谁也无法保证玻璃作坊还能不能继续维持下去。
此时的杨正山可以说是以一己之身牵扯着整个重山镇的利益。
杨正山一动,整个重山镇都要动。
不得不说延平帝这次的做法实在是欠妥!
或许延平帝也不知道杨正山对重山镇的影响会如此大!
在他心里,杨正山大概与其他边镇的总兵没有什麽两样,但实际上杨正山跟其他边镇的总兵有着天壤之别。
其他边镇的总兵或许也对麾下的将士有着强大的掌控力,但他们身上绝对没有这麽多的利益牵扯。
而为了稳住重山镇的局面,杨正山不得不再次陷入忙碌中。
让人将过来送调遣公文的兵部官员安排好之后,杨正山立即召集麾下的将领于总兵府大堂中开会。
大堂内,杨正山坐在主位上不紧不慢的喝着茶水。
六路参将,五位游击将军以及五位坐营官,总计十六人面色凝重的坐在堂下。
杨正山见他们这副样子,嘴角微微翘起。
「好了,虽然这事来的有些突然,不过你们也不用太过担心!」
「重山镇乱不了,你们也不会有所调动,接下来你们该如何还是如何!」
杨正山语气平淡的说道。
「侯爷,这以后我们该怎麽办?」谢渊还是忧心忡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