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支部曲出现的时机,刁钻得令人发指!他的全军阵列已然展开,气势最盛,只因曹仁未动而尚未发出总攻命令的这一刻!恰好出现在了他阵型的侧后翼——这个本该绝对安全的方向上!
若此时分兵去拦截,此前蓄势待发的节奏将被打乱。为了区区五百人而调动严整的阵列,如同猛兽互搏时突然扭身去拍一只苍蝇,不仅徒耗力气,更会泄掉一鼓作气之势,而且根据以往的战绩来看他需要调动几部兵马去对抗这支部曲,两部还是三部。
另一点让他心惊的是对方出现的位置。恰好卡在他与尚未出城的曹仁部之间!从任何方面看起来他都会成为曹仁所部的首选目标,是巧合吗?
曹仁会做出什么部署?他手中只三千左右可堪一战的疲兵,或者更少,承担夹击或掩护的任务自然无虑,正面对抗?若曹仁部被轻松击溃,自己的侧翼就会很被动,关羽会不会抓住机会反咬一口!
徐晃绝不相信世上会有如此“巧合”!
既非巧合,那便是敌将有意为之!
这个念头让身经百战的徐晃感到一丝寒意。若真是如此,那对面统军之将对战机的把握、对地形的利用、对他徐晃和曹仁心思的揣度,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徐晃握紧了手中的大斧,首次在一场看似必胜的战斗中,感到了一丝战机脱离掌控的惊悸。
--------------------
亲卫营在这个时机,以步骑混编的形态切入战场,的确是裴谦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有意为之。其主要目的,自然是为了在那片死寂的绝望中,投下一颗提振士气的火星。但更深层的考量是,他必须将自己和这支队伍,置于一个关羽无法忽视、徐晃极度难受的位置。
自打在这古战场“重生”的那一刻起,他裴谦(或者说,张锐)的命运就已同关氏父子交织在一起。他顶着“河东裴氏”的皮,握着关平亲授的都尉印信,统领着汉寿亭侯曾经的部曲。在这天下大势的棋盘上,他早已被无可辩驳地归入了“荆州-关羽”的阵营。除非他有朝一日能强大到足以自立一方,否则在此之前,必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而裴谦,绝不甘心就这样碌碌无为、岌岌无名地走完这匪夷所思的“重生”剧本,最终沦为史书角落裏一个“与羽同死”的模糊注脚。
所以,他必须抓住每一个机会,将自己变成变量,变成搅动局面的那根杠杆。
所以,他选择了最危险的时机,出现在了最能刺痛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