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黄有禄搬出了《大明律》,刹时间,大家又不知该如何反驳。
陈子履穿越前便见多识广,不用祭出AI,他也知道黄有禄这厮,正在给自己挖坑。
首先“长兄如父”是俗话,“子告父”是律法,合在一起似乎有理,实则疏漏甚大。
长兄再“如父”也不是“父”,怎么能生搬硬套呢?
其次,这种乡里纠纷的小案子,衙门理应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若动不动便依《大明律》滥刑,会显得官府冷酷不仁,不近人情。
一百杖打下去,堂官非戴上酷吏的帽子不可。
另一边,李二福听说要“杖一百,徒三年”,吓得魂都掉了。
这可是公堂的一百板,挨实了,不死也半残。
至于徒三年就更惨了,三年后从牢房出来,媳妇儿指不定跟汉子跑爪哇国去了。
于是他趴在地上,开始磕头求饶,口中高呼“小的撤诉”,“小的不告了”。
陈子履眉头大皱。
根据AI给出的判决建议,县衙只需出一份帖付,写明分田指引,命里长、耆老、族长重新主持分家即可。
事后再派干吏复查核验,以示公正。
这是苏州、昆山一带,解决邻里纠纷常用的“官批民调”,能减少县衙的麻烦。
在偏远的广西,这也算“先进经验”了。
没想到,黄有禄这么一闹,李二福被吓得连呼撤诉,这案子眼看就要黄。
第一案便无疾而终,怎能显出县太爷断案如神呢?
陈子履思索了一下,忽然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一个更好的主意。
他用AI调出早前存档的鱼鳞图册,依瓢画葫芦,在纸上临摹出李家地块的大致形状。
然后脸上一板,对堂下呵斥道:“衙门森严,岂能容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上茅厕咩?本县且问你兄弟二人,可愿按律均分田产?”
“小人愿意!”
李二福本就为了公平二字而来,当然满口答应。
李大福倒想多拿一些,可光天化日之下,近百乡里在背后盯着,他实在不好意思开口,只好点头松口。
“小人也愿意。”
“甚好!你们俩看看,这是不是你们家的田地。”
说着,陈子履将图纸交给孙二弟,示意拿到堂下给两兄弟看。
“本县做主,先由李大福将田地分成两份,再交给李二福挑选。如此一锤定音,往后兄弟和睦,不得再因此事争执。”
黄有禄伸长了脖子一看,顿时暗暗心惊。
只见纸上所画的形状极其弯曲,就像揉成一团的破布。
也不知李家花了多少代人,向乡邻一分两分的买,才凑成这么一块奇葩田地。
而堂尊没有照着鱼鳞图册描,竟能徒手画出来,这份记性真是惊人。
不对……
堂尊什么时候调阅鱼鳞图册来着?他回来的两刻钟,不一直坐在堂上看状纸吗?
大堂外的百姓看到这里,也纷纷议论起来。
因为“兄均分,弟挑选”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