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履敢派甘宗彦使拖刀计,并非胡乱为之。
要知道,济州岛孤悬海外,无论水草多么丰美,能养活的马匹终归是有限的。
经过AI测算,陈子履可以断定,全岛存栏不到八千匹。
这是这个时代的极限,没有科学的喂养,地方那么大,就只能养活那么多。
风暴中再死掉一批,最多只剩七千出头。
其中,可以披挂战甲、冲阵陷阵,或者长途奔袭的上等战马,不会超过六百匹。
勉强骑乘的中等马,或者长得着急的未成年好马,则不超过一千五百匹。
也就是说,全岛只有1800-2100匹马,可用在战场上。
无论花多少银子,无论付出什么代价,几个月内也买不到更多。
再多一百匹都非常困难。
一州两县之地,能一下子找出两千匹马上战场,这是非常惊人的数字。
在整个大明境内,除了河套一带,没其他地方比这里更适合养马了。
然而,对于刚刚弃船上岸,需要大量补充马匹的两支军队来说,两千匹又太少了。
完全不够分配。
结合俘虏的供词,当地百姓的情报,陈子履预估济州城内,以及城池背后,还保有一千匹好马。
这是战略物资,赵范日不会乖乖全交的。
减去明军手里的五百多匹,叛军则最多拥有四百多匹战马。
这是最悲观估计,实际可能还要少一些。
四百匹战马,是怎么组建六百多骑兵的呢?
原因只有一个,不少匪兵胯下的战马,是体质和耐力都很差的下等劣马。
这样的劣马只配拉车,或者给小脚女人代步,作用类似于毛驴。
用在战场上,最开始好像还行,只冲杀两轮的话,或者问题也不大。
可若长途奔袭,反复冲杀,就太勉强了。
明军马队人数虽少,却是一人双马,而且都是中上好马。
跑到四十里外,就是先消耗追兵的马力,再回身一击。
坐骑体力充沛的两百骑,对阵坐骑累得半死的三百骑,是不可能输的。
当然了,杀得陈光福几近全军覆没,战果又有点太过辉煌了。
所以甘宗彦回寨复命的时候,陈子履大大奖赏了一番。
问起得胜的过程,原来陈光福知道马力不支,便安排部下互相掩护撤退。
哪知明军才作势强攻,所有人就争相恐后逃跑,有多快跑多快。
结果可想而知,大量马匹因体力不支倒毙,骑手摔下马背,随之被乱马踩死。
陈子履听得不禁哈哈大笑:“这个陈一敬可真幽默,勉强拉起六百骑,吓唬谁呢?”
-----------------
另一边,陈一敬看着嚎啕大哭的陈光福,也是一筹莫展。
作为辽东人士,他知道马军的厉害,也知道好马和劣马的区别。
早前强占大静县城,除了俘获一批高丽奴隶干活,更为方便搜罗战马。
忙活近十天,翻遍了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