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夜幕降临,城市的灯光次第亮起。
专案组的成员们顾不上休息,又投入到新一轮的调查中,他们知道,只有抽丝剥茧,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才能揭开张贵君死亡的真相。
李明将恢复的录音反复播放,张贵君充满怒意的咆哮在会议室里回荡,背景音里车辆的轰鸣声与人群嘈杂声交织,像一团解不开的乱麻。
"
技术科,把背景音分离出来,逐帧分析。
"
他用红笔重重圈住白板上"
录音"
二字,笔尖将纸面戳出凹陷,"
哪怕只有一句有用的话,都可能是突破口。
"
技术员大刘的眼睛布满血丝,连续36小时盯着音频频谱图。
当波形出现异常波动时,他突然拍案而起:"
这里!
第2分17秒处有个重叠人声,频率在2oo-3ooh之间,明显是男性!
"
经过降噪处理,一个模糊的声音逐渐清晰:"
远大的老老规矩"
话音未落就被引擎声吞没。
小周立即调出张贵君遗物中的照片,照片背面"
2o1o年,和老陈在远大工地"
的字迹与这句话形成诡异呼应。
专案组迅锁定"
远大工地"
这条线索。
经查,十年前张贵君确实承接过远大建筑的运输业务,而当时的项目负责人正是陈永强。
当警员找到陈永强时,这个头花白的男人正在自家阳台上浇花,听到"
张贵君"
三个字,喷壶里的水猛地洒在名贵的兰花上。
"
我们早就不联系了,"
他的手指紧紧攥着喷壶把手,喉结剧烈滚动,"
听说他做生意赔了,和我有什么关系?"
但在陈永强书房的保险柜里,侦查员现了惊人的秘密。
一本布满灰尘的笔记本详细记录着:2o1o年远大工地通过虚增运输里程套取工程款,张贵君负责伪造运输单据,事后分赃37万元。
更关键的是,笔记本最后一页用红笔潦草写着:"
贵君说掌握了新证据,要鱼死网破。
"
面对铁证,陈永强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
他是被自己的贪心害死的!
"
这个年近六十的男人突然掩面痛哭,"
三个月前他突然找上门,说手里有当年的转账记录和录音,要我给他5oo万封口费。
我哪有那么多钱?!
"
他颤抖着从抽屉深处摸出一个u盘,"
这是他威胁我的部分证据,我本想花钱消灾,可他胃口越来越大"
然而,当技术人员对u盘进行深度检测时,现所有文件创建时间都在张贵君死后。
陈永强得知这个结果后,突然从椅子上弹起:"
不可能!
他明明给我听过录音!
"
李明盯着他骤然苍白的脸色,突然意识到案件背后还有更深的阴谋——有人故意伪造证据,将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