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爸取的名,不能丢。
7月15号下午还跟我念叨,说现仓库里有批钢筋型号不对,要去跟周总反映。”
老李突然拍大腿,“对了!
他那天穿的深蓝色工装,右肘有块补丁,是我帮他缝的,用的是红布条!”
小王立刻翻看现场照片,死者右肘的布料碎片里,果然混着红色线迹。
调查周强的行踪时,小王的车停在宏伟建材的停车场整整两天。
监控显示7月15日下午3点17分,周强的黑色帕萨特驶出公司,车载gps轨迹直指市一院。
“周母突脑溢血,”
icu护士长翻着探视记录,“从下午4点o2分到7月16日早8点15分,周强没离开过icu走廊,我们每小时的巡查记录都有他的签字,指纹比对无误。”
走廊监控的时间戳在会议室墙上跳动:15日18:,周强在自动售货机买矿泉水;21:o7,他趴在护士站的台上打盹;oo:45,去卫生间;o2:19,向护士要降压药。
“他有高血压病史,”
主治医生出示处方,“那天晚上血压一直不稳定,1o点多还测过一次,16595hg,这种状态根本不可能开车去钢厂——两地往返至少需要5o分钟,还得作案抛尸,时间完全对不上。”
更关键的是步态分析。
周强的体检报告显示,2o2o年右膝前交叉韧带撕裂,术后步态特征为“右膝外翻,步宽增加2o”
,而现场43码鞋印显示“右膝内扣,步宽正常”
。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力模式,”
小杨在投影仪上对比两者的步频曲线,“周强的步频是85步分钟,现场鞋印的步频是1o2步分钟,不可能是同一个人。”
宏伟建材的财务账册显示,赵宏伟的工资在7月15日当天被提前支取,签字笔迹与他入职时的留样一致。
“他那天下午说要回老家看父亲,”
出纳回忆,“还问我有没有顺路的货车,说想搭车。”
这条线索让小王重新审视现场的货车轮胎印——或许赵宏伟是搭车去钢厂,而非被强行运送。
当小王再次来到赵德才家时,老人正在给竹筐刷桐油。
“宏伟这孩子,从小就倔,”
他指着墙上的奖状,“小学时得的算术竞赛奖,一直挂着。”
奖状右下角的签名歪歪扭扭,“宏”
字的宝盖头写得特别大。
小王突然想起现场现的手表,表背刻着的小字经增强处理后,正是“宏”
字的变形图案。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远处的钢厂烟囱冒着白烟。
小王的笔记本上,“赵宏伟”
三个字被红笔圈了又圈,旁边罗列着所有吻合的特征:纹身、旧伤、手表、工装补丁、签名习惯……每一条都像拼图的碎片,最终拼成完整的人像。
而周强的名字旁,被画上了清晰的叉,旁边标注着“无作案时间,步态不符”
。
案件似乎陷入僵局,凶手依旧藏在迷雾里。
但小王知道,确认死者身份只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