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最有嫌疑的周明被排除,案件又回到了原点。
但他很快调整心态,对队员们说:“周明虽然排除了,但我们也不是没有收获。
至少我们明确了‘同行竞争’这条线暂时走不通,接下来要把重点放在‘陌生来电’和张海斌的私人恩怨上,同时扩大工具包的搜查范围,说不定能有新现。”
队员们纷纷点头,虽然调查出现转折,但大家并没有气馁。
警车驶离邻镇,朝着刑侦支队的方向行驶。
小周拿出手机,给李明了条消息:“周明已排除嫌疑,监控故障为区域停电,摩托车、dna、通话记录等均无关联,下一步计划重点追查‘陌生来电’和张海斌私人恩怨。”
很快,李明回复:“知道了,辛苦你们。
回来后召开临时会议,调整侦查方向,别让案件陷入僵局。”
夜色渐浓,警车里的灯光照亮了小周的脸。
他知道,排除周明的嫌疑虽然让案件暂时失去了方向,但也避免了走弯路。
接下来,他们需要重新梳理线索,从“陌生来电”
的注册轨迹、张海斌的私人关系等方面入手,寻找新的突破口。
只要不放弃,终将找到隐藏在山林深处的真凶,给张海斌的家人一个交代。
从邻镇返回刑侦支队的路上,小周的手机不断收到队员来的信息——关于“陌生来电”
的追查仍无进展,张海斌的黑色帆布工具包也未在山林周边找到,案件似乎陷入了僵局。
直到车驶入市区,队员小陈突然来一条新消息:“张队,我们走访张海斌的同事时,有人透露,8月13日下午,张海斌曾和农机公司的副经理秦张峰在办公室大打出手,差点闹到派出所!”
这条消息让原本有些沉闷的警车瞬间活跃起来。
“立即联系这位同事,详细了解争执的原因和经过!”
小周立刻回复,心里隐约觉得,这或许就是案件的关键突破口。
之前排查的“同行竞争”
“村民纠纷”
都缺乏直接关联,而领导与下属的激烈冲突,往往隐藏着更深的矛盾,很可能成为作案动机。
回到支队后,小周第一时间约见了透露消息的同事——农机公司的技术员李伟。
李伟坐在会议室里,显得有些犹豫:“其实这事公司不让外传,秦经理说影响不好,让我们别跟外人说。
但张海斌都出事了,我觉得还是得告诉你们,说不定对案子有帮助。”
“8月13日那天具体生了什么?他们为什么争执?”
小周递过一杯水,耐心引导。
李伟喝了口水,缓缓说道:“那天下午3点多,张海斌拿着一份农机维修报销单去找秦经理签字,不知道怎么就吵了起来。
我们在外面都能听到摔东西的声音,后来进去劝架,看到张海斌的嘴角破了,秦经理的衬衫也被扯烂了,两人还在互相骂,张海斌说‘你贪污报销款,别以为我不知道’,秦经理说‘你再胡说八道,我让你滚蛋’。”
“贪污报销款?具体是怎么回事?”
小周追问,这很可能就是争执的核心原因。
李伟回忆道:“张海斌之前跟我说过,他现秦经理这半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