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西方虽然贫瘠,但在换位思考下贫瘠也可以是优点。
比如西方修为高深者少,但换个思路想想就是西方安全性高。
外出游历,危险系数要远比东方低的多。
西方造化稀缺,仙缘难觅,可换个思路却是能让生灵自力更生,少生惰性。
至于西方整体贫瘠的问题,虽然这的确会制约修行。
但换个思路想想,易清却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造化西方,修缮地脉,从而赚取功德。
虽然修缮地脉过程繁杂,且颇费心神,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是一条出路。
……
成功化形,易清立刻回山。
这座仙山名为忘尘山,虽然不是洞天福地,但却是西方少见的上等仙山。
与西方其他地方相比,这座仙山之下的地脉破损并不算严重,灵气还算充盈。
也正是因为如此,易清才能依托仙山,积累底蕴,平稳度过化形劫。
而今易清已经成就先天道体,福泽与气运愈发深厚。
未来有他坐镇,再加上他这株先天灵根也可以主动梳理灵脉,蕴养造化。
这座仙山,定然会晋升为一座极品仙山,甚至成为真正的洞天福地。
回到山中,易清开始以此山为根基,建造属于自己的道场。
根深者叶茂,源浚者流长。
洪荒生灵,无论修为几何,都需要有自己根基。
独善其身也好,投靠旁人也罢。
唯有根基牢固,道途才能走的平稳。
这是洪荒最基本的法则,易清既然穿越,便也入乡随俗,产生了这个念头。
之后,易清收集山中有灵材料,以自身与忘尘山的特性为基础,建造了一座碧青朴素宫殿。
随后他又展开法力,将宫殿内外修缮了一番并以职能不同划分了三个区域。
三个区域分别是修炼静室,炼丹火房,锻器宝阁。
之后,易清又来到宫殿之外,从远处开垦出灵田与药园。
又引下一条沟渠,化作灵泉,加以灌溉。
至此,一座道场便初具模型。
易清参考山名,将自家道场取名为无忧殿。
忘尘无忧,清净自在。
做完这一切后,易清满意的在道场中转了转,但又觉得景色单调,当即再次施展法力,在道场当中添置了一些小桥流水,亭台楼榭。
忙完这一切后,易清看着面前生机盎然的道场,这才露出满意。
外在已经布置结束,接下来易清准备检查一下道场的内在,也就是山中地脉情况。
借着这个机会,他正好将山中地脉修缮一番。
念及于此,易清抬脚轻轻一跺,当即便化作一道青光,深入仙山之内。
……
这是一条极品地脉。
在没有破损的情况下,这座仙山应该是顶尖仙山。
不过现在,这条地脉断裂成了上百截,而且上面有一缕缕不知何处而来的阴煞怨气缠绕,这才导致仙山降为了上等。
见到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