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的光映在他眼中,却没有半点温度。
楚牧之关掉界面,将那串冰冷的头衔甩在脑后,可它像个幽灵,紧紧附着在他的思绪里。
刺耳的铃声恰在此时响起,是苏晚晴。
“牧之,好消息!”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无名之光’项目,初审通过了!评审组对这个概念很感兴趣,它将成为本市首个以虚拟事件为基础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楚牧之靠在公交站冰凉的金属杆上,没有应声。
他能想象电话那头苏晚晴神采飞扬的样子,一个完美的,有理有据的,可以写进档案的历史项目。
苏晚晴察觉到他的沉默,语气里的激动冷却了几分,变得公事公办:“但是,他们提出了一个硬性要求。既然是‘历史’,就需要完整的原始证据链来支撑。尤其是……那个已经关闭的系统后台。”
系统后台。
四个字像一把钥匙,捅向了楚牧之记忆最深处的锁孔。
他握着手机,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目光却被眼前斑驳的墙壁死死吸住。
这里是老城区废弃的公交总站,也是他今天口述史采集工作的最后一站。
整面外墙,早已被一层又一层的涂鸦覆盖。
正中央,一只姿态舒展的黑猫凌空跃起,身体被红、黄、蓝三色光带环绕,仿佛从光中诞生。
而在猫影之下,密密麻麻刻满了名字。
有“李建国”“王秀英”这样真实的人名,也有“001号灯桩”“匿名供电员”“最后的骑士”这类仿佛来自游戏世界的代号。
“都让让!让让!”
一阵粗暴的吆喝声传来,几个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推着高压水枪和铲墙机走来。
为首的施工队长一脸不耐烦,用卷成筒的图纸指着墙壁:“上头有令,这片区域要整体翻新,迎接旅游节。这画得乱七八糟的,严重影响市容,今天必须全部铲掉!”
推土机的轰鸣声像催命的鼓点,刺得人耳膜生疼。
就在工人准备动手时,一个瘦小的身影挡在了墙前。
那是个穿着洗得发白校服的女孩,大概十五六岁的年纪,梳着马尾辫,脸上还带着几颗青春痘,眼神却异常坚定。
“不能铲!”她张开双臂,像护着雏鸟的母鸡,“这些不是乱涂乱画,这是活的历史!你们知道吗?去年冬天那场大停电,市政电路都瘫痪了,就是靠这墙上画的临时布线图,我们才把备用电源接到了后面的养老院!”
施工队长嗤笑一声:“小姑娘,别在这儿讲故事了。一张破画还能发电?赶紧回家写作业去!”
楚牧之没有理会争吵,他缓缓走近,目光落在了涂鸦墙最不起眼的角落。
在那里,有一组用利器刻下的、几乎与墙体裂缝融为一体的标记。
三短,三长,三短。
这节奏太过熟悉,像一道烙印,瞬间烫开了他尘封的记忆。
他蹲下身,指尖轻轻抚过那粗糙的痕迹,耳边似乎又响起了奶奶用长柄汤勺敲击锅沿的声音,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
那是小时候,奶奶熬好了粥,用来呼唤在阁楼玩耍的他回家的独特信号。
他没有回答苏晚晴关于“系统后台”的追问,而是挂断电话,从口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