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关译心几乎就可以确认,日记本的主人,这根本就是在明确的人格分裂了。
更确切的,就像是之前SAd-4号在不经意间透露出的信息那般,日记本的主人那被SAd-4号称之为“问题”的精神分裂、多重人格挤在一个身体里的症状,似乎开始明确的显露出来了。
同样是脱胎于“江冯楚”三个字的名字,在保留了相似音节的情况下,后面的名字风格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区分。
根据行文习惯、以及字里行间的少许描述,关译心甚至开始大胆猜测,这些分裂出来的人格,很可能也具备着不同的性格特征、甚至是不同的性别自我认知……
并且,在关译心继续仔细翻阅后面的日记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能意识到,日记本主饶精神状态,其实是在快速恶化的……
它不仅仅体现在日记本的主人已经分裂出了越来越多的不同人格上。
最重要的是,这些不同人格后面留下的文字,也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怪异疯狂、晦涩难懂。
【9月4日,气阴】
谢谢地,今终于是一个好气了!
【9月17日,气晴】
……我看着它们,它也在燃烧中看着我。
……腐烂的血肉已经重新醒来,但是它们全都应该去死!
……它们在焚化炉中依然望着我……看着我……
它们想要我的血肉。
……让所有的一切都燃烧殆尽吧……
·
关译心艰难的辨别了一会儿,终于从那些残缺的文字、疯狂的呓语、以及极其少量的有效词汇中,辨别出了“燃烧”“焚化炉”这类似乎还能做一下阅读理解的关键词。
她刚刚就已经发现了,在日记本主人留下的日记中,除了日期之外,最明确的信息,其实应该是,近乎永远都是“晴”的气。
而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唯一一次特例,便是【9月4日,气阴】那一的日记。
唯一一个阴,被日记本的主人“江冯楚”称之为“终于是一个好气了”。
与之相对的,之前日记本中记录的那些“晴”,显然每一个都是“糟透聊气”。
如果是在地球现实世界,这显然是违反常理的。
至少在关译心的认知当中,对于大多数人、大多数的时候,阳光明媚的晴都应该算是一个好气。
然而,日记本的主人对于晴的描述,却是让关译心第一时间便想到了SAd-4号曾经提到的,中央大学内部的过滤装饰面积比较大、只有那里的阳光是温暖且无害的这件事。
从这里其实不难推测,在“教授”他们那批人还活跃在研究所中的时间里,应该不存在大规模的象过滤装置。
所以,那时候的阳光的危害,似乎也就更加为人所知,并且,在日记里也可以以此为开场白,习惯性的诅咒两句……
·
再后面的日记,除了缺胳膊少腿的字词之外,还混杂有大量混乱不清的涂鸦和诡异线条。
这本日记的后半部分,与其是日记,关译心其实更加倾向于称之为,一个大脑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