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说了,军户不操练,难道去钓鱼啊!
月光下,王不二的脚步声越来越远。
……
在这月光下,紧挨着渭水的子午岭,密密麻麻的人正死死地望着长安。
“爹,我饿!”
“娃不怕,赶紧睡,醒了我们就去长安,听说长安的人顿顿吃白面馍馍,隔三差五的喝肉汤……”
“爹,是真的么?”
“真的,爹不会骗你,乖,听我的,快睡,睡着了就不饿了,等明早醒来,爹就带你去找吃的,好不好?”
“嗯!”
孩子乖巧地点点头,然后闭上眼睛睡觉。
汉子望着怀里的孩子,轻轻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谁说的,长安有活路。
人就聚在了一起。
做什么不知道,要干什么也不知道,反正大家都是跟着一个叫做大曾的。
其实大家心里很清楚。
长安也不好,也缺粮食。
可如今这年月,能活着谁想死,很多人嘴上说着去长安找活路,其实内心里已经做好了抢的打算。
饥饿已经让很多人没有精力去思考。
大曾望着身后的人,这群人有自己的同乡,有自己的袍泽,也有从半路而来的军户。
大人,小孩,男人,女人……
什么人都有!
大曾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
他是军户,今年的税收又涨了,他算了一下,把粮款一交剩下的粮食根本就养活不了自己。
所以他想进山。
可走着走着,队伍的人就多了,七八个人,变成了几千人。
他本不想来长安,但不知道为何来了。
大概是别人都管自己喊头领了。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大曾突然觉得自己肩膀上有了担子。
自己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大曾觉得……
这才是自己毕生的梦想。
大曾已经做好了打算,到了长安不入城,沿着城池要粮食,不伤人,要完粮食后就走,躲到山里去。
自己有这么多人,就能垦荒,过那种没有税收的日子。
大曾是这么打算的,他觉得自己想的很对。
望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梦乡,大曾对明日的长安之行充满了信心。
只问那些住在宅子里面的人要,不问那些可怜的百姓要。
就在大曾做好了决定,准备入睡的时候,一直跟着自己的三个高僧来了。
这三个人都是慧字辈的,分别是慧生,慧欢,慧喜。
大曾很尊敬这三人。
这三人帮了自己很多,他们说当年汉高祖斩白蛇成就一番伟业,自己有着和高祖一样的气运。
都是生于微末,都是命运悲苦之人。
大曾先前一点不信。
可随着跟着自己的人越来越多,自己越来越有威望时,大曾有点相信这三个和尚的话了。
大曾赶紧站起身:“大师!”
慧生望着大曾,双手合十道:
“感谢曾施主这几日的辛勤照顾,长安我去看了,这会是施主的龙兴之地。”
大曾惶恐的摆着手。
慧生笑了笑,望着大曾继续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