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05,我们的科幻电影宇宙 > 第163章 欧美电影的工业化(1)

第163章 欧美电影的工业化(1)(2 / 5)

莱坞电影项目开发中的重要的机制。

也只有经过了决策层的全票通过,这个项目才有可能被继续开发,光是这个过程,就可能需要两年之久。

虽然这样一来,项目的确定或许会旷日持久,甚至是遥遥无期,但这种“工业化”的流程也有好处。

至少哥伦比亚公司的每个电影项目在开发之初起,就从市场需求、艺术价值、制作难度、预算体量、发行回收、衍生品产出、法律风险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数据预估模型。

如此公司就能够确保那些进入立项流程的电影,能够达到超过15%的利润回报指标。

可不要小看了这一点,对于一个大公司来说,控制风险永远比获得利益更重要。

好莱坞不少电影公司,正是栽在了这上面,往往是一部大投资的电影,就让公司元气大伤。

所以这些条条框框的流程限制中,往往就存在着血的教训。

反观国内的制片管理,就没有统一的标准流程,更多的还是依靠导演或是制片人个人的能力。

这种情况在小成本的电影上还看不出什么影响,但一旦进入商业大片领域,就足以决定一家电影公司的生死了。

而即便是经过了“绿灯”委员会的同意,一个项目也才仅仅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之后更是有无数的“工业化”流程。

就好比项目立项以后的剧本完善工作。

对于这部分的内容,不光温鹏程这个编剧部门的老大很感兴趣,其他人也是兴致盎然。

哥伦比亚公司的编剧团队,共有三、四十人,是的,你没看错,确实是有这么多。

其中有一部分是正式的在编员工,另一部分则是助理或是兼职的。

之所以需要这么多人,是因为好莱坞对于剧本的完善,也有着自己的一套工业化流程,往往把很多事情就做在了前面。

例如这编剧完善剧本,有人要负责世界环境和社会生态设计,有人要负责台词编写,有人要负责感情戏份,有人要负责动作战争场面。

甚至就连某些环境中的标语或是广告等细节的编写,都有专人去负责。

而他们之所以能够十多人协同工作还不出乱子,一方面是好莱坞的剧本格式已经标准化了,采用的都是统一字体、统一格式、统一行间距,甚至于每个角色说了多少对白、每个场景用了多少遍,都有着标准的要求。

另一方,则是好莱坞这边的编剧在工作上,就已经用上了高科技的编剧软件。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十几名编剧同时参与到电影剧本的完善工作中,若是没人负责一方面,再进行汇总统合,那么工作量就大了。

所以好莱坞的编剧部门都有着相同的编剧软件,通过这个软件,编剧们就能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对剧本进行修改,相互交流和沟通,实时协同工作。

对于电影工业化来说,特别是大投资的商业化科幻大片来说,这种新潮的编剧软件是必须的,同时也是能够极大地提高效率的。

至少温鹏程在听完了好莱坞同行的介绍后,立刻就看向了身后的老板。

最新小说: 全球异能:只有我在修仙 听说杀人如麻的权臣暗恋我 出口成真!对照综艺女配发疯爆红 和渣夫同归于尽后又双双重生了 纯恨夫妻双重生,我嫁权贵你哭啥 八零重生:我养废了白眼狼们 不撩禁欲哥哥后,她被疯吻囚宠 沪上来了个小神兽,叉腰旺全家! 从影评人到文娱大佬 夜尽时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