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星河集团从《无双》就开始出海,征战好莱坞市场。
之后的《飓风营救1、2》、《盗梦空间》、《永无止境》,还有最近的这部《王牌特工》,都有不错的收益。
而国内的这些同行们,虽然眼红,却依旧是一事无成,并未能跟上星河集团的脚步。
也就是一个万达影业,在海外收购了一条院线,目前在与传奇影业洽谈收购的事情。
但那也只是借助了星河集团的影响力,依靠财力的优势买买买,并未真正参与到好莱坞那边影视项目的制作之中。
其他的像是腾讯影业、中影或是魔影也都一样,投钱可以,好莱坞的那些吸血鬼们很受欢迎,但想要插手对方的影视制作,绝无可能,顶多塞进去几个无关紧要的女明星,就这还都是华夏特供版才有。
也就只有星河集团手底下有自己的一帮子足以匹敌好莱坞的制作团队,又有着贴合好莱坞和全球市场的创意与故事,这才能参与到全球影视市场,赚取远比国内多得多的利润。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星河集团也是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和麻烦。
影视产业这东西,明面上虽然也是在商业领域,但背后其实还是涉及到更高层次的斗争,西方人也没那么傻。
很多时候他们也会找星河影业海外分公司的麻烦,同时他们的电影在海外上映时,也会遇到各种区别对待。
也就是星河集团在海外也有索尼影业以及哥伦比亚这样的合作方,后来又与福克斯以及传奇影业建立了联系,形成了一个小团体。
再加上去年开始华夏就对外放出消息,要逐步开放内地影视产业市场。
虽然目前这种开放还只是针对日、韩等亚洲国家,但有了这块肉吊在前面,好莱坞那边起码是有些盼头,自然也不敢对星河影业做得太过分。
不过即便是这样,像是星河集团这次从《王牌特工:特工学院》上赚取的利润,也很难全部输送回国内了。
好在星河集团在海外同样有着不少需要用到钱的地方。
首先是电影发行方面,星河集团从去年开始,就与万达集团合作,在海外,特别是日、韩以及东南亚等地,收购了好几家中型宣发公司和小型院线。
今年他们同样要在这些地方钱,以初步建立起自己的东亚发行渠道,打造自己的基本盘,然后再向欧美扩张。
二来,星河集团这边因为有王皓这位目光长远的董事长,所以他们对技术,特别是影视产业这一块的科学技术,都很是重视。
目前星河集团在海外投资了不少小型初创企业,其研究方向主要在图形处理、光学设备、ai智能和数字人这几个方面。特别是ai智能,王皓穿越的时候,正是各种ai概念兴起的时候,这种新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内容创作的方式,还对整个产业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未来的导演可以通过ai快速生成分镜脚本,编剧可以利用ai辅助创作剧本,甚至特效团队可以通过ai自动生成复杂的视觉效果。
有了全新科技的帮助,一个人在ai的配合下,甚至就可以独立制作出许多精彩的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