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协会的融合以外,星河集团另一个扩散电影工业化体系的方式就是对其他那些影视制作基地进行帮扶。
这方面的事其实也是由上级文化部门的领导负责牵头。
在之前,因为影视行业和地产行业的发展,兴建起了一大批的影视制作基地。
有时候甚至可能是拍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就有可能在某个地方建起一座影城。
例如说大名鼎鼎的象山影视城,还有为了拍《妖猫传》而建起来的襄阳唐城,都是这样的例子。
可现如今地产行业开始逐渐走向没落,影视制作也由曾经的全国各地实景实拍,转变成为成本更低的摄影棚加特效制作模式,再加上经营不善,一些没什么特色的边缘性影视城,也慢慢开始没落。
像是什么绍兴诸暨影视城、焦作影视城、中山影视城、冯小刚电影公社、还有敦煌影视城,目前都处于类似的情况,面临着入不敷出甚至是濒临倒闭的窘境。
而星河集团要做的,就是借助他们集团在【东方星河影都】上的经营经验,在上级文化部门的牵头下,为那些还具有一定价值却又经营困难的影视基地提供帮助。
例如敦煌影视城,这可以算是星河集团最早帮扶的影视制作基地了,当初还是王皓去西北拍《球状闪电》的时候,和当地政府就此事有过几次探讨。
后来在文化部门的见证下,星河集团最终和敦煌城投公司达成合作,由地方政府提供场地、配套设施和政策方面的优惠,由星河集团负责派出人员对整个敦煌影城进行管理和经营,同时提供技术、影视资源方面的支持。
现如今,在星河集团的经营下,敦煌星河影城早已走上了正轨,凭借着当地独具特色的地质地貌优势,以及“好制片”的宣传,每年都有不少剧组前往此地取景。
有了这样的例子摆在面前,其他那些经营不好的影视城,自然也是十分眼热,纷纷找上门来。
此时倒是恰好契合王皓的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发展战略,故而星河集团没有全部拒绝,但却也并未当一个纯粹的老好人。
按照王皓的想法,影视城作为影视文化产业中的实体经济,肯定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制作,是不可能完全依赖于室内布景和电脑特效以及抠图的。
不过再像之前那些一窝蜂的盖影视基地,导致资源分散,那也不可取。
所以星河集团与上级文化部门一起,先是对全国的影视文化基地产业进行了一个前期的大排查,也好对后续的政策制定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