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并非是因为《上海堡垒》的特效有多好,单纯只是因为观众们经过了【星河电影宇宙】的科幻片洗礼,对于特效质量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不再是那么好糊弄的了。
所以大家对于《上海堡垒》的特效,观点都十分一致,就是毫无水准、毫无下限,质量之差,已经到了连吐槽的必要都没有了。
不过吐槽归吐槽,《上海堡垒》的存在多少还是具备一些积极意义的。
比如说,在看过《上海堡垒》之后,豆瓣上【星河电影宇宙】的几部科幻电影评分都上涨了一些。
一些人甚至在
“感谢王皓导演为华夏科幻电影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我有眼无珠。”
“不敢想象,要是没有王皓导演,我们看的国产科幻电影会是个什么样子”
“此时此刻,雷总的那句‘友商都是sb’含金量还在上升。”
老话说的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有《上海堡垒》这样的国产垃圾科幻电影进行衬托,大家这才发现,自己原来之前一直吃的都是细粮啊。
不少被《上海堡垒》污染了眼睛的观众,更是跑到王皓的抖音账号下留言,表示希望【星河电影宇宙】的电影赶紧上映,好洗一洗他们的眼睛,抚慰一下他们受伤的心灵。
对此王皓还能怎么办呢
当然是在第二天就于抖音账号上传了电影《误杀》的预告,帮其狠狠地吃了一波流量。
不过这电影还得等到4月份才会上映,现在嘛,最大的受益者依旧还是《西虹市首富》。
春节7天假期结束,部分打工人不得不离开老家,重新回到大城市去上班。
相对应的,电影市场这时候也迎来了一波小反弹,几部春节档的电影单日票房都有所回升,除了《上海堡垒》。
这玩意的烂已经破圈了,大家甚至给它起了个调侃式的外号,称呼它为“科幻电影关门人”。
而在口碑崩塌的情况下,《上海堡垒》的后续票房依旧是毫无起色,最终总票房只停留在了1.8亿多一点。
《上海堡垒》的失败,无疑是多方面、全方位的。
同时它的存在也给那些头脑发热,准备跟风的电影投资方泼了一盆冷水,原来有时候一部电影的成功,并不仅仅只是因为题材,也和项目团队有着很大的关系。
文化创作这个事情,归根结底还是和人有关,得看人。
于是星河影业再一次受到了业内和投资人的追捧,几乎是每天都有电话打到公司或者是
确实,与其自己辛辛苦苦弄一部风险不明的电影作品,还真不如抱紧成功者的大腿。
可惜想抱大腿有时候也没那么容易,圈内谁不知道星河集团的项目赚钱,但这些年下来,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圈子,有赚钱的机会,那也得紧着自己人不是。
只有他们自己圈内人不要的,流出来才能让外面的人分一杯羹。
但这很少很少,即便是像万达这样,现如今因为房地产经济而前途未卜,也依旧不放弃每个可以投资星河影业项目的机会。
当然了,若是仅仅只想投资的话,其实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