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有了成为全民软体的趋势。
按照星河集团后台的信息数据统计,每天中午的12点至13点,晚间时段的18点至19点、21点至24点,已经成为了抖音最为活跃的高峰期。
光是看这个数据就能看出来,抖音正在占据大量用户的“碎片时间”。
因为这些时间段无疑是用户午休、下班通勤以及晚上休息的时间。
这也意味著除了上班,用户几乎是全天都在使用抖音刷短视频。
而空閒时间都消耗在抖音上,自然也就意味著用户进行其他活动的时间被挤占了,其他app的流量降低了,这其中尤以企鹅系的软体最为吃亏。
另外抖音所占据的,也不仅仅只是年轻人的时间。
按照后台数据显示,2018年的抖音,已经算是全年龄段的移动网际网路文化產品了。
得益於oppo的快速发展和低价策略,不少老年机上安装的抖音,也吸引了很多大龄用户。
而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喜爱拍摄与观看的短视频內容也不尽相同。
90后年轻人喜欢自拍,以前得钱看的漂亮姑娘,现在在抖音上跳舞给他们看。
80后中年人喜欢拍摄手势舞,动感的节奏让他们上头。
70后大叔大妈偏爱拍山水风景,土味审美从“相亲相爱一家人”微信群转移到了抖音上。
至於60后的大爷大妈,则喜欢用抖音拍摄萌娃,为他们的孙子、孙女留下珍贵回忆。
此外,不仅仅是老百姓在用抖音,因为其特有的宣传属性,抖音也和微博一样,成为了不少官媒的发声选择。
截止到2018年4月,共有5724个政务號和1334个媒体號在抖音c位出道,这个由星河集团推出的短视频app,凭藉著及时、生动、信息量大、分发精准的多重优势,成为了政务和媒体信息传播的新平台。
其中,四平警事成为了粉丝量第一的政务號,抖音粉丝数直接破千万,置顶视频更是收穫超5400万点讚。
而《人民日报》则是凭藉793万的粉丝量,位列媒体號第一名,2017年收穫超1.7亿次点讚。
另外在2017年,抖音还凭藉自身的app特性,不断与多个城市达成合作,利用助农直播帮助大量贫困县脱贫致富,也让更多年轻人重拾传统文化,吸引政务號媒体號用短视频的方式记录时代故事。
可以说现如今,广大人民群眾的空閒时间已经被抖音彻底给占据。
《我们一起学猫叫》、《纸短情长》、《沙漠骆驼》、《囧架架》、《我怎么这么好看》、《小星星》、《让我做你的眼睛》等歌曲充斥著他们的耳边。
这种汹涌而来的流量,不仅造就了一大批新时代的网红,也让抖音的价值与用户价值齐齐高涨,超越淘票网成为星河集团手上的最强王牌。
而抖音本身的独特的“文化+流量”属性,无疑是成为了星河集团从一个文化企业向网际网路企业转变的最佳跳板。
这就和“大文娱计划”帮助企鹅完成网际网路企业向文化企业扩张,性质是一样的。
所以抖音的“崛起”,无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