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在阿波罗发动核打击的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
自那之后,他发现工程师们的状態变了。
之前,感觉他们更像是在“玩”。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开始拼命,用工程师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要“爆肝爭一口气”,
有时候两波持不同意见的工程师甚至会为了工艺和进度吵起来,还著要用外骨骼单挑来决定到底听谁的。
那激烈程度,让人看了都害怕。
可一转眼,到了午饭时间,他们又像是完全忘记了之前的吵架,围在餐桌边一起討论、一起想办法。
一会愁眉莫展,一会哈哈大笑。
除了大嗓门的黑烟大叔,还有一位工程师让沈泉印象很深。
那人有个奇怪的名字,叫“骑摩托来加班”,跟其他老员工一样,来自无上荣耀的人类起源行星一一地球,看样子年纪也不小,比黑烟年轻不了几岁。
他在加入沧源前,据说是一家叫什么“姜男”的造船厂技术大拿,参与过真正的巨型战舰设计建造!
就算是在地球上,有这种经验的人也不多!
乖乖,这层资歷,可就让黑烟叔不得不服了。
在摩托叔的指挥下,大家把每一架战机拆分成前、后、左、右、中五个不同的模块,
分別造到大约70%的程度,然后再拼接到一起,进行总装。
这样在工程的前中期,就能获得更多的工作面,充分发挥人数优势,工时缩减了三分之一。
其中沈泉的工作是“理线”,也就是安装飞机內部的线缆。
这並不容易,很难想像一架长17米、重13吨的太空战机內部,居然有上百种不同线缆,总长度超过20公里。
儘管已经爆发出了洪荒之力,但想要在短时间內弄明白这些线缆的功能,以及背后的原理,还是不可能。
好在工业外骨骼有“”辅助,能自动识別线缆种类,標示安装位置,他只要手脚儘量麻利点,提高工作效率就行了。
当前,所有红铁镇人都只能干干组装的活,沧源工程师们掌握著两项他们没有的技能,工业建模和编程。
黑烟大叔已经答应后面教自己编程,他说沧源现在用的矣喉编程已经接近自然语言,
比他当初学的简单一万倍。
真让人期待啊!
当天午后,黑烟在眾人的围观下,嘴里嘟著什么“鲁班、墨子、诸葛老爷保佑”,
之后特別有仪式感地爬上战机机背,安装上了最后一颗铆钉。
那一刻,全场鸦雀无声。
几秒之后,欢呼雷动。
沧源自主生產的第一架轻型太空战机,正式交付航空队!
“个头不算大,但是很漂亮嘛!”风起楼兰在高处靠著栏杆,看得两眼冒光。
“这架是我的哈,先来后到。”旁边的长空及时提醒。
“知道知道!您是王牌,肯定得您先来啊”
“呵呵—
舰上新来了四个新人飞行员。
虽说是新人,但那种傲气和自信,却是怎么也遮掩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