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夜色下的隨行
“翠星那边,已经安排上新的科研项目了。”
步行前往码头区的路上,南国的雪对陆渊说。
“我们正在研发性能更好的抗高温装甲和反雷射镀层,另外,还在尝试製作人造生化器官。”
“嗯,这个选择好。”
陆渊肯定了南国的雪作为翠星科研大主管的战略眼光。
其实早在最初接触星联的时候,沧源就已经意识到这个灾后文明有一项绝活。
义体改装!
这好像是ueg一般民眾的“飞升”方式,泛用性较强,能大面积推广,也能保证人类基因的纯正性。
当时,有很多人建议沧源购买引进这项技术,但是很快,大家陆续发现了义体改装的缺点。
对於玩家来说,它的成长性很一般。
想要不断变强的话,只能不断淘汰掉旧义体,然后换上最新型號的义体,成本高昂。
远没有基因改造那么方便,下线时往休眠仓里一躺就行。
放弃基因改造路线的话,会导致游戏里的经验值变得毫无用处。
而且,像是义体眼球这种东西,功能是与动力甲头盔重叠的。
甚至因为体积不够大的关係,性能参数有所缩水,只不过日常生活里的使用场景更多、更轻便而已。
更不用说现阶段,那些接近30级的第一梯队玩家,自身肉体能力已经明显超过星联最新型號的义体。
更显得后者鸡肋。
安装义体倒是能明显提高原住民的工作效率,但想要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这种通常需要截肢,
甚至字面意义上挖心掏肺的手术,估计也需要不少时间。
现在,终於有了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生化器官,能在发扬构造更合理、更皮实耐+优点的基础上,完美规避不能继承基因改造好处的缺点,扬长而避短。
“我觉得,可以把研究重点放在灵能器官,以及拓展人类原有器官的功能上。”
陆渊对南国的雪提议道。
“比如脑机接口方面,未来沧源的高智力角色,是不是能直接脑控无人机和机器人步兵呢
当前,学者和工程师两个职业的战斗力都比较弱,並不適合正面战场。
尤其是学者。
大型战役期间,他们一般都守在大后方,避免死掉之后影响科研进度。
但实际上,隨著“化身”系统出现、每人都有三条命的时代到来,工程师和学者们也应该在战事最焦灼的时刻响应號召,將自己的磅礴脑力转化成战斗力,形成一支具有自己特色的小队。
乃至大型的战团!
只有这样,沧源才能在面对大型势力时真正做到全民皆兵,抵消兵力不足的劣势。
“嗯我都记下了。”
南国的雪乖巧点头“还有別的科研项目吗”
“有,我们还在研究如何让曲速突破行星重力场的限制,实现轨道甚至大气层內曲速。”
“这也是可以做到的吗”
“肯定可以。至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