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那里有个杭州来的心腹,这些是我断断续续从他那里打听来的,舅舅放心。”
本来想留饭,住一晚再回,可林大舅怕家里人担心,下午坐着驴车回去了。
等吃了饭陵容又留下梨花嫂。
“如今我家里没个跑腿的人,我这些天也知道你家婆婆身子不好,底下小叔子刚成家,只不过地也不多,不够种,是不是?”
梨花嫂点点头。
“等日后你妯娌也生了孩子,房子也不够住,我见你夫妻二人可靠,想你们来我家当差,你也不用顾虑,倒是也不用你们入奴籍,只算是帮佣。”
“你们一家住在后院,每月我给你一家几口人一两半银子,你回去问问你当家人愿不愿意。”
这是大事,梨花嫂也决定不了,心事重重回去商量。
回去一说,婆婆就不愿意,瞧小叔子倒是有些意动,当家人也愿意,公公就此分了家,除了婆婆,一家人都心里松了口气。
如此体体面面分了家,日后发家了还能提携家里,公公也是愿意的。
第二天一早梨花嫂就过来说了愿意,做好了饭就回去收拾,也没什么行李,没多久就安顿下来。
由梨花嫂带着来行礼,陵容和林氏说了此事,林氏见她主意正,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梨花嫂男人高大,他们一家给母女俩行礼。
陵容想了想就说:“上午你还是把前后院安个门,还是隔开。下午你去书院接我哥哥回来。”
陵容又看向梨花嫂孩子,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陵容对她招招手,她上前来,陵容又仔细打量她。
“日后和你娘一起在厨房里帮忙。”
还有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乖巧可爱,陵容笑着说:“日后萧姨娘家侄儿来了,你们两倒是能玩到一块去。”
打发他们下去,梨花嫂男人就出去寻了个门回来,陵容见了就补了他些银钱。
他也不歇息,就去隔壁县接陵容哥哥。
快天黑时候二人回来,陵容哥哥清瘦了,母子二人又哭了一遭。
用了饭陵容和她哥说了前前后后发生的事。
他听了有些生气,陵容趁机说:“要想为娘做主,哥哥还得考个功名出来。”
“如今是康熙五十九年末,康熙六十一年哥哥就要下场,不仅是秀才,哥哥一定要用功最好能考个举人出来。”
她哥听了用力点头。
“恩师说完秀才好考,中举成或不成两说,满打满算不到一年,我一定会考出来,妹妹放心。”
又住了一日,见陵容和林秀氏安顿下来,他就要回书院,陵容没法子又让梨花嫂当家的送了他回去。
日子就这样过了半月多,忽然林大舅来了,陵容见他面露喜色,就知道事情成了。
见过林氏后,二人去了东屋,林大舅拿了四张一千两的银票出来。
陵容跟着也激动起来,林大舅也不贪功,要全给她。
“舅舅不过路上辛苦,可主意毕竟是容儿出的,舅舅受之有愧。”
陵容摇头不赞成:“这不过是一锤子买卖,我还要劳烦舅舅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