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座。
阶下銮仪卫鸣静鞭三次,王公百官按品级分列丹陛(三品以上)与丹墀(四品以下),行三跪九叩礼。
大学士捧诏书至宝案用“皇帝之宝”钤印,由礼部官员捧出至天安门,通过“金凤颁诏”仪式(将诏书系于金凤凰模型上从城楼降下)昭告天下。
随后弘暄让大学士读了大赦与改元的旨意:诏书宣布大赦天下,并改明年为昌熙元年。
“昌”为昌盛,《尚书》中有“庶绩其凝,邦乃其昌”,指国家繁荣、民生兴旺。
“熙”含“和乐、光明”,《周易》中有“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象征天下和乐,教化广被。
合为“盛世昌明,百姓熙乐”,兼具治国理想与民生关怀。
登基第二日,弘暄再去了寿康宫和长春宫给两宫太后上徽号。
太皇太后在先帝继位时得了“仁寿”的徽号,如今有了陵容的暗示,礼部给上了不少备选,最终弘暄选了“慈康”二字。
给陵容上了“崇庆”的徽号。
给两宫太后举行了册宝仪式,进献了玉册、玉宝。
得了册封后,陵容带着皇帝弘暄从长春宫步行到寿康宫。
竹息见陵容来了有些惊讶,瞧着陵容身穿吉服,竹息行礼要迎她进去。
陵容笑着说:“请姑姑禀告太皇太后升座。”
竹息又有些惊讶,寻常拜访哪里用得着升座?
可见陵容有了主意,竹息还是去内殿禀告,没一会太皇太后升了座,陵容带着皇帝进去,给太皇太后又行了大礼。
“儿臣请太皇太后大安。”
弘暄有样学样奶声奶气说:“孙臣请太皇太后大安。”
太皇太后脸上带了些笑,如今陵容是太后了,她称呼一声儿臣,这就算是定了法统,日后百年后也能得个皇后的名。
“起来吧。”
陵容和弘暄起来,陵容又说:“儿臣让人修缮慈宁宫,日后还请太皇太后入主慈宁宫。”
太皇太后有些惊讶:“哀家比不得孝庄皇后,还是作罢。”
“太皇太后护佑大清国脉,定鼎国事,实在是堪称女中尧舜。”
陵容心里明白,即便这时候不去,日后总有机会,可是这话却是一定要说到位。
见太皇太后意思坚决,陵容又拉着皇帝跪下:“太皇太后慈恩,皇帝与儿臣欲给您再上徽号。”
这时弘暄说道:“仁寿慈康裕寿太皇太后。”
这可是少见,一日上了两回徽号,可到底是陵容和弘暄的一片心意,太皇太后点头应下。
次日弘暄下了旨意,又封赏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母家,这就算是初步安定了下来,如今国丧初期,事情不多,只等日后两宫就要垂帘。
原本众人都总算是松了口气,可没想到琥珀忽然面色阴沉进来和陵容说:“太后,静妃病重。”
陵容听了心里一叹,带着人去了寿康宫,太皇太后听了落泪:“形势逼人,哀家倒是不好再见她,太后去瞧瞧,若是有什么诉求,能应允的就算看在哀家的情面上就应了她。”
陵容点点头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