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寡妇那满意的笑容。
一天天的都是没事儿找事儿,吃饱了撑的。
没想到这第二批的资金还不如第一批来的呢,这才刚来几天呢,就开始闹幺蛾子。
十分生气的就给了他们两个选择,一个是把事情闹大找人给她主持公道,另一个是现在赶紧去县城领证。
黄珊珊哭哭啼啼的什么都不想选,就想回家。
然而被村长说的几句话给吓到了,十分憋屈的开证明领证。
其他知青有种误伤其类的感觉,对村长的处置十分不满。
但事实告诉他们,谁的地盘谁做主,憋屈也得憋着。
宋多鱼就知道是这样,这里的人看着十分的和气,但涉及到村子里人的利益,大家都是一致对外的团结。
这也是他为什么救方建设的原因,毕竟他和李胜利是战友,李村长想做点儿什么,那也得掂量着来。
不过此时非彼时,知道跟方建设要一个什么样的人情,让他想办法给自己找个工作,离开此地。
听说他家是京市的,如果能在那边给自己安排一个工作最好不过了。
在方建设他们离开一个月后,收到了一份回程的通知。
这个消息羡煞了整个知青院的人,然后就开始套取消息。
十分不走心的说了一个理由,但大家只感叹她的好运,谁能想到随手一救,就救了一个不得了的大人物呢。
于是在往后的日子里,只要一休息就有人喜欢去县城做好事,万一他有那个幸运呢。
宋多鱼拿着从李村长那儿开的证明,美滋滋的躺在卧铺上,幻想着以后美好的生活。
就这样晃荡晃荡的到了京市,到了自来水厂。
快的办理了入职,又分到了一个四合院的小单间,大约25平左右,除了一张床,就是一个书桌,一个板凳,看起来空荡荡的,但却十分的满意。
总比其他新人住大通铺来的强,最主要的是她这间房子可以砌一个炕,就在院子的最边儿上改造起来也十分方便。
找到了厂子的后勤,送了个东北的土特产,5年左右的小人参,很快的划出了一个小院子,就跟街道办这边打好了招呼,直接改装。
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宋多鱼才知道,之所以这么顺利,那是因为这个四合院不是正规的四合院,经常被人们称为大杂院儿,原因就是被搭建的乱七八糟。
宋多鱼表示她不懂,有一个能住的地方,而且还在京市地段儿,就已经很满足了。
而且整个院子里的人都是识时务的,没一个人明面上找麻烦,开心的差点哼起了小曲。
等正式住进小院已经是一个月后,兴奋的在小屋里举起了酒杯,跳起了舞。
这一个月也跟单位里的人熟悉了,整个人清闲无比,每天只要坐在单位里简单的登记一点儿信息就好,平时没事儿就跟着一个曲的大妈,在办公室里织毛衣就好。
这是妥妥的养老部门儿啊,以前的世界咋就不知道呢?如果下次再来年代世界,一定把它当选。
就当她悠闲度日的时候,总有那么一批热心的人喜欢保媒拉纤,可怜巴巴的看着曲大妈,寻求帮助。
曲大妈也表示红了,不过还是把主动献殷勤的人都给通通撵走。
她是属于不聋不哑,